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3-25
    综述
    低品位储量开发现状及其措施对策
    肖武 田世澄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5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品位储量在我国油气储量构成中有重要意义,系统阐述了低品位储量的概念、内涵、国内外低品住储量勘探开发现状。针对目前国内低品位储量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鼓励的税费政策,放开多种所有制进行勘探开发,完善资源价值评价方法,加强开发配套技术攻关、简化工艺流程及地面配套,推进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措施对策。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新技术及其工业化开采的制约因素
    李芳芳 刘晓栋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3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对缓解人类面一临的能源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形成和开采机理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传统的水合物开采方式有热激发法、减压法和化学试剂法,由于存在着各种技术或成本缺陷,迄今为止未能成功应用于商业化开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水合物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一些新的开采技术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如CO,置换法、固体开采法(又称水力提升法)和微波加热法等。这些方法从各个方面克服了天然气水合物传统开采方式的缺点,并可能成为今后天然气水合物工业化开采的主要技术。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性质的分析及其开采方式的讨论,认为制约天然气水合物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的因素主要有3个: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控制机理了解不深、成本过高、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 地质灾害。为今后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启示。
    蜡沉积动态模型研究综述
    余燕 刘建仪 张迥 虞一洋 陈正龙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3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油中的蜡在地层、井筒、管线以及地面原油贮存设备中的沉积,常常给原油开采和集输带来许多困难。对国内外油气田开发过程,管道输送中石蜡沉积的动态预测模型作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各种模型的沉积机理,给出了求解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以后研究动态模型的主要方向和待解决的问题。
    地质勘探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湖相灰岩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杨玉芳 钟建华 黄李荣 司维柳 陈 鑫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3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带龙虎泡一大安阶地与西部泰康隆起的交界处青山口组(Qn2+3 )发现了特殊的淡水碳酸盐岩沉积——核形石灰岩与叠层石灰岩。典型的核形石产在杜3O井高二砂岩组,典型的叠层石产在杜402井高三砂岩组。通过对此种灰岩的岩电特性、结构组分、沉积特征和主要岩石类型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进而对其沉积环境提出了初步认识。该区湖相灰岩的平面分布规律及生油、储油物性研究表明,泰康地区大面积的湖相灰岩具有较强的生油能力.且产在大型油气田的储集岩系之中,对今后新类型储层的寻找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藏超压特征与组合类型划分
    李林涛 邓 克 张建华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川西坳陷主要产气层段,须家河组气藏具备超致密和超压两大特点。川西坳陷中段已发现的气藏均集中在正向构造单元上,主要产气构造的压力测试与钻井、测井资料反映的压力特征表明:须家河组不同层段超压发育特征不同,压力系数总体上盖层段大于储层段、须家河组上段大于须家河组下段。不同气藏具有不同的纵向超压发育特征,根据 典型气藏须家河组压力发育特征,将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气藏划分为新场型、合兴场型、鸭子河型和大邑型4种压力组合类型,其分别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油气保存状态,具有不同的勘探意义。
    楚雄盆地东山一黑井凹陷露头层序地层分析及有利储层分布
    边雪梅 齐勋 何青芳 修中成 李秀国
    2010, 17(3):  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及野外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对楚雄盆地东山一黑井凹陷的上寒武统一下古新统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l1个三级层序界面(其中I型4个,II型7个),界面类型包括海侵上超面、水下间断面、陆上暴露面、升隆侵蚀面及造山升隆侵蚀面等5种形式,从而将研究区划分为12个三级层序。通过层序框架下的体系域组成及可能存在的有利储集相带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分别在低位域、海侵域和高位域控制下的有利储集层相带及展布范围。
    渤南低凸起潜山岩性识别及储集性能预测
    曾选萍 茆 利 王玉静 杨俊敏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3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南低凸起潜山岩性复杂多样,以太古界花岗岩、古生界碳酸盐岩以及中生界火成岩为主,其潜山基岩的岩性与储集性能直接影响油气田的分布及其富集程度。应用复杂地震相、多种属性综合判断技术等手段来识别潜山基岩的岩性,并以调谐振幅法和地震属性聚类等方法有效预测其储集性能。通过加强对渤南低凸起潜山基岩及其储集性能的研究,有益于进一步 推动潜山油气藏的勘探进程。
    苏里格气田苏48区块主力层储集性能研究及评价
    李成福 任战利 高改改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3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苏里格气田苏48区块主力层的天然气开发利用效果,综合薄片鉴定、压汞、扫描电镜、图像粒度分析等方法,对该区主力层盒。上、盒 下、山 段的砂体储集性能进行研究及分类评价。研究认为:主力层段砂岩的储集空间以溶蚀孔隙为主,残余粒间孔隙次之;物性较差、孔喉小、分选不好,总体上属于低孔低渗的石英砂岩储集层,并以Ⅱ类和Ⅲ类储层为主。储集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沉积微相的制约,其中盒 下段的心滩储集性能最好,是今后最有利的开发层段,山.段次之,盒 上段最差。
    全烃地球化学细分狮子沟构造油气源
    高生军 李延钧 郭瑞超 王廷栋 陈云富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3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认狮子沟构造油气来源,对研究区域内天然气组成、油气碳同位素、油轻烃和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研究,确认了狮子沟构造油气的全烃地球化学特征,细分了不同油气的成因和来源。研究表明,狮子沟构造油气主要来自下第三系烃源岩,并多以湖相腐泥或混合型成因为主。深层E3 2和E3 1 油气多具有自生自储的特征,浅层油气属于E3 2 和E3 1 成因烃类的混合叠加而成,但多表现为以E3 2来源为主、E3 1 来源为辅的特征,并且充注部位不同,其中E3 1 成因油气注入区分布在构造高部位,而E3 2成因油气注入区分布于构造翼部。
    前进潜山太古宇内幕油藏产能控制因素分析
    徐晓光 刘兴周 孙晶莹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前进潜山内幕储层产能控制因素,以测井资料、岩心化验分析以及试油资料为基础,确定了前进太古宇潜山内幕的混合岩为好储集岩,片麻岩以及黑云变粒岩为差储集岩,储集岩性质对产能的影响较大。除岩性对产能的控制因素之外,欠平衡钻井有助于潜山内幕储层的保护;在较好的储集岩段筛管完井较尾管完井、裸眼完井更有助于提高潜山产能;水平 井能够更多地揭示潜山内幕好储层段,进而提高产能。因此,建议在该区的下步部署过程中按照“优势岩性”发育带在好储集岩发育区以水平井为主进行部署,提高产能,对差岩性段建议尾管完井,保证能够对内幕储层进行压裂改造,提高产能。
    北三台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王 鹏 罗明高 杜 洋 刘浩天 完颜琪琪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东部北三台凸起石炭系填充序列为火山岩,其原生孔隙结构复杂,连通性较差,必须经过成岩作用和其他地质作用的改造才能成为有效储层。以测井、取心、录井、薄片鉴定、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研究了火山岩岩性、岩相、地层埋深、裂缝等因素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区火山岩储层中,凝灰岩和蚀变玄武岩的储集物性好于玄武岩,爆发相的物性好于溢流相;火山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受地层埋深影响较小,地层深处仍然可以形成良好储 层;火山岩中裂缝十分发育,有利于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为北三台地区火山岩形成良好的储层提供了有力支持。
    绥中36—1油田东二下段沉积演化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马平华 邵先杰 霍春亮 赵春明 李武广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3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结合对背景资料的分析,认为渤海绥中36—1油田由三角洲、浊积扇、浅湖一半深湖3种沉积体系构成,合理的生、储、盖组合关系为油气聚集创造了条件。由于差异压实作用,造成潜山斜坡部位坡降加大,在洪水、地震等条件的诱发作用下,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垮塌形成了多期次的滑塌浊积岩。不同沉积微相沉积砂体由于砂体厚度、分布 面积、储集物性、分布位置等不同,其储量丰度不同。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量丰度最高,其他依次为河口坝、浊积扇、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一米脂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藏压力分布特征
    江 涛 陈 刚 丁 超 李振华
    2010, 17(3):  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统计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90余口钻井140多个含气层位压力测试数据,通过压力系数频数统计综合分析研究区上古生界不同含气层段的压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上古生界天然气藏压力随层位变浅而降低,同一气层体系内部由南向北压力逐渐降低。结合烃源岩演化、天然气组分对比、成藏与构造运动的时间耦合关系,综合分析认为:原生气藏于早白垩末期形成,烃供应不足初步造成两区块压力南北分异;吼次生气藏于晚白垩世形成,构造运动使神木地区原生气藏垂向泄露形成q 5 超低压次生气藏,也导致了气藏后期的调整逸散,进一步扩大了其与米脂地区原生气藏的压力差。
    鄂尔多斯盆地正宁一宜川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范萌萌 李文厚 孙栋 何元方
    2010, 17(3):  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正宁一宜川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的有利储集相带,落实成藏主控因素及资源潜力。以大量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利用钻井、测井等资料,结合邻区地层和沉积相研究成果,落实该油层组发育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并以浅湖和三角洲前缘2种沉积亚相为主,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东北部和南部。根据沉积物源方向预测沉积相展布规律,对有利区判断及后续勘探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沉积相研究
    杨雄涛 罗顺社 朱颜 陈小军 胡 婷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4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岩石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古生物标志、测井相等相标志的综合分析,从而对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沉积期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2个亚相,缺失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1:3砂坝、远砂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湖泊相沉积则以半深湖一深湖泥沉积为主。
    桩海地区断裂特征及断裂演化模式
    钟建华 张鹏 冯斌 钱钦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在桩海地区识别出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4组断裂带,垂向上发育深、中、浅3套断裂系统:底部中古生界北北西向逆断裂系统,中部孔店组一沙二段在逆断层前锋位置发育北北东或近南北向正断层,浅部新近系东西向断层下降盘发育大量北东东向断层。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桩海地区经历了5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断裂演化可以分为8个阶段。
    油藏工程
    测算稠油经济采收率的LB经验法
    刘 斌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影响油田经济采收率的流动系数、储量丰度、操作成本、单井投资、原油价格5大因素基础上,从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综合剖析,应用功能重要度评价法,以“参数易于采集、影响程度大、相关性高”为原则,研究提出一种测算稠油经济采收率的LB经验法。通过辽河油田16个稠油油藏的实例分析,平均相对误差为0.35% ,证实该方法的实用性。
    中深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试验研究
    柴利文 金兆勋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升油田高3618块属于典型中深厚层块状稠油纯油藏,已进入蒸汽吞吐开发末期,开发效果差。在开展火烧油层适应性研究基础上,选择主体部位6个井组开展火烧油层开发试验。目前试验井组火井全部点火成功并处于高温氧化燃烧状态,地下火线逐步推进,油藏温度场逐步建立,一线对应生产油井全部受效,井组日产油较驱前上升20 t/d,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方案 设计要求,为下步扩大实施规模及其他同类型油藏实施火烧油层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
    喇嘛甸油田北北块萨Ⅲ4—10油层高浓度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
    张 平 王 磊 唐 放 高 明 郭守国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条件下,聚合物各参数(尤其是黏弹性)对含水率和产油量的影响,结合喇嘛句油田北北块的实际情况,应用前缘驱替理论,建立高浓度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喇嘛句油田北北块一区萨1114—10油层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分子质量、注入质量浓度、注入段塞和注入速度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对注入参数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聚合物注入能力的情况下,随着聚合物注入质量浓度、分子质量、注入段塞和注入速度的增大,聚合物驱油阶段的采出程度均有所增加,驱油效率提高。
    变形三重介质低渗透油藏双渗流动模型
    刘文超 张世明 刘晓燕 王 君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透油藏具有启动压力梯度,不仅考虑其渗流特征,还考虑应力敏感地层中介质的变形,建立变形三重介质低渗透油藏双渗流动模型。引入渗透率模数表达介质变形对渗透率的影响,结合低渗透情形下的非达西运动定律,推导出裂缝、溶洞与基岩同时发生形变、裂缝和溶洞同时向井筒供液的双渗流动数学模型,并求解,根据数值结果绘制试井样板曲线,同时对油藏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三维三相数值模拟新方法
    康志江 张杰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3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层空间特征,提出新的数值模拟方法,溶穴、裂缝、孔洞分别建立各自的离散空间,离散空间之间由流动方程控制流量,扩展了多重介质的理论模型。数值计算上用基于控制体积分的有限差分方法来离散处理,各种介质的非线性方程组通过牛顿拉夫松方法全隐式求解。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其正确性。该模型更加适用于缝洞 型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
    千12块稠油油藏转氮气泡沫驱研究
    殷方好 刘慧卿 杨晓莉 雄梅 张辉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1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善辽河油田千12块莲花油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水驱的开发效果,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选取该区块主力断块千22块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氮气泡沫驱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生产指标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氮气泡沫驱比连续泡沫驱效果好,最佳注采参数为:注泡沫2个月,然后开井生产4个月为1个周期,单井注液速度为50 m /d,最佳气液比为1:1至1.5:1.0之间,最佳泡沫剂质量浓度为0.5%。该块采用氮气泡沫驱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稠油开发效果,达到降水增油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利用水平井合采底水河道型油藏产能分析
    赵文琪 王晓冬 黄钢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底水河道型油藏的特点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以l口水平井合采多个底水河道型油藏的新模型。首先通过Newmann乘积、Laplace变换及其数值反演方法给出对应模型中水平井开发单一底水河道型油藏时不定常渗流控制方程组定产条件下的压力分布,通过Duhamel褶积得到井底定压时的产量解式,然后推导出定产和定压条件下合采2个底水河道型油藏时产量劈分情况,以此推广到合采多个储层的情形,给出两河道初始压力不相等时“倒灌”量的变化曲线。研究表明,水平井合采底水河道型储层时,是否增产与各河道初始压力的对比情况存在很大关系。研究结果可用于水平井开发河道型油藏的产能评价和预测。
    深层低渗透储层压裂裂缝处理技术
    王益维 张士诚 李宗田 李凤霞 牟善波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水力压裂时造成储层伤害、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低、人工裂缝壁面渗透率低等问题,考虑了黏性流体、压裂液残渣及滤饼的影响,对支撑裂缝的伤害进行了定量试验评价,研制出一种压后裂缝处理剂。室内实验表明,该裂缝处理剂能有效提高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在中原油田23口井的现场试验,说明裂缝处理技术能明显提高返排率,提高低渗透储层的压裂效果。
    高温自生气泡沫室内实验研究
    蒲春生 石道涵 秦国伟 郭庆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稠油油藏难开采易汽窜等问题,采用动静态结合技术,对高温自生气泡沫调驱剂的降黏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自生气泡沫的驱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种调驱剂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中调驱剂A的降黏率高达95% ,作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防止汽窜。该研究为自生气泡沫驱油技术的现场实施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塔南凹陷铜钵庙组与南屯组储层敏感性分析
    张湘娟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南凹陷铜钵庙组与南屯组储层含大量凝灰质,由于其具有较强敏感性,钻井过程中极易受到地层损害。为解决这一问题,以该区储层特征为基础,通过对岩心进行水敏性、速敏性、盐敏性、酸敏性和碱敏性室内实验,对该类储层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性、中等偏弱一弱一无速敏性、中等偏强的盐敏性和强一中等偏强的酸敏性,无碱敏性。该实验研究为钻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轻油注空气静态低温氧化实验研究
    刘 遥 刘易非 陈 艳 张永成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基础上,对轻油注气静态低温氧化反应进行室内实验研究。分析反应前后气体及原油的压力和组分变化,得出不同气油比和压力等因素对原油低温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气油比生成的二氧化碳比低气油比生成的多;高压耗氧速度要高于低压耗氧速度;低温氧化后芳香烃含量明显降低,同时胶质含量明显增加,原油物性变差。
    水平井开采中后期降黏助排技术研究
    尉小明 柳荣伟 赵金姝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平井技术经多轮次吞吐后,剩余原油黏度变高,流体流动性变差,不易于被开采。针对这一问题,依据表面活性剂理论知识、有机合成技术,分析降黏助排技术机理,完成对降黏助排剂配方的优化。通过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和快速渗透剂等,合戍具有耐温、低表面张力和快速渗透等特点的助排剂。实现油水快速混合,充分发挥降黏助排作用,改善油井开发效果。
    化学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卫敏 李 奔 李卉 曹仁义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考虑聚合物吸附、滞留等因素对渗透率测定的影响,通过非稳态法分别测定聚合物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在不同油水黏度比和界面张力下的相对渗透率。研究发现,随着聚合物质量分数的增加,油水黏度比减小,聚合物驱水相相渗曲线、残余油饱和度及等渗点均发生相应改变。-z-.,-L~在黏度和界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与水驱相渗曲线相比较,也存在 相应变化规律。
    钻采工程
    水平井压裂缝缝高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
    曲占庆 范 菲 胡高群 张秀芹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将裂缝高度控制在油气层内,研究了岩石物质特性、施工参数、地层应力差和其他作业条件对缝高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层和隔层的水平地应力差对裂缝垂向延伸影响非常显著,断裂韧性对缝高影响不大,施工排量明显影响裂缝尺寸,同时总结出控制裂缝缝高的3种方法:即人工隔层控制缝高、利用施工排量来控制缝高、利用压裂液黏度和密度控制缝高。采用倍数法和计算法对胜利油田梁8一平l井进行了产能预测。现场应用结果显示,压裂施工采用人工隔层控制缝高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
    高温超深井纳米固井封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陈 渊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温超深油藏固井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纳米固井封窜新材料。该材料与水泥类固井材料相比,颗粒微细均匀,流变性能好,可泵时间根据具体井况调整,具有析水少,体积不收缩,强度高,可解堵,耐高温、耐高压和耐高盐的特点。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纳米材料表面活性高,表面缺陷多,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可显著改善普通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在管外封窜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不均匀射孔技术探讨
    汪享林 龚雪峰 马童辉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套管固井射孔完井水平井水平生产层段产液剖面动用不均衡、射孔完井费用高等难题,尤其是开采复杂层段无法实现裸眼完井开发的水平井,成功研究并应用了水平井不均匀射孔技术。通过改变水平井段上、下游射孔密度分布,调节总的流动阻力,改善因井筒流动摩阻所造成的水平井段中、底部采出程度偏低的情况,调整产液剖面,实现油层均匀供液,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在优化射孔、减少射孔费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松辽盆地扶余油层南部人工裂缝高度主控因素分析
    魏子超 孙兆旭 魏兆言
    2010, 17(3):  1. 
    摘要 ( )   PDF (2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工程方面控制缝高对提高压裂效果至关重要,在勘探开发中对判断储层、认识储层和改造储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根据松辽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影响人工压裂缝高因素多的特点,在勘探开发中运用井温缝高测试方法对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测试研究并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域的沉积特征、地应力和施工参数对压裂缝高的影响是主要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认识,对松辽盆地扶余油层南部人工裂缝高度有了明确认识,提出了控制缝高技术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