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3-25
    综述
    低渗岩石孔渗及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综述
    吕伟峰 秦积舜 吴康云 刘庆杰 严守国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4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孔隙度、渗透率以及相对渗透率是开发实验中基本的测量参数,但现有的开发实验方法主要都是针对中高渗油藏的,对低渗油藏岩心样品缺乏统一、规范的测试方法和手段 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低渗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总结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世界石油工业海底油气水分离技术现状与展望
    江怀友 李治平 冯 彬 江良冀 齐仁理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3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海底油水分离系统不仅能够减轻立管压力、降低举升动力消耗、解决高含水问题,而且能降低井口背压、进 而可以提高采收率。目前世界海底油气水分离技术主要有举升分离、常规重力分离、卧式重力分离、静电聚结强化型重力分离、管式分离、气一液旋流分离和超音速气一液分离技术等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这些分离技术原理和设备.以及各种技术设备在海洋石油上的应用实例。根据这些油气水分离技术在各个油田的应用情况,总结出目前海底油气水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海洋石油的水下生产技术提供支持。
    地质勘探
    成藏太古宇潜山内幕深层勘探潜力评价方法
    单俊峰 庞雄奇 刘兴周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辽河坳陷戍藏太古宇潜山的油底类型、内幕隔层性质及油底之下油气层显示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一套戊藏太古字潜山内幕深层勘探潜力的评价方法,将成藏潜山内幕深层的勘探潜力分成18种类型,其中,多种类型具有内幕油藏的勘探前景。利用上述方法对辽 河坳陷已发现的变质岩潜山油藏进行重新评价,结合油源和疏导条件等潜山内幕成藏的必要因素,筛选出7个有利的成藏潜山内幕深层勘探目标区。目前,在预探工作区部署的探井已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拓展了辽河太古宇潜山内幕的勘探领域,深化了辽河太古宇潜山内幕成藏理论研究体系。
    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惠民南斜坡古流体势及油气运移方向
    刘超英 秦伟军 金晓辉 周瑶琪 陈 勇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流体包裹体测试数据结合热力学计算可恢复油气运移时期的古流体势,从而有助于预测油气富集区。通过惠民凹陷南部缓坡带的100多个包裹体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了该区沙河街组四段地层在明化镇时期的古流体势分布,认为钱502及曲斜8为该区油气充注时期的低势区,有利于油气聚集。
    博兴油田滩坝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及垂向砂体展布特征
    郭建卿 林承焰 董春梅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钻井及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博兴洼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储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基准面旋回界面。将研究层段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将短期旋回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向上变浅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和向上变深再变浅对称型短期旋回,从而最终建立起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 发现砂体在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下降半旋回均有发育,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附近砂体较发育,处于长期、中期、短期基准面旋回的从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即初始湖泛面附近砂体发育,单层较厚,物性较好;由上升到下降的最大湖泛面附近砂体不发育,短期旋回地层在不同中期基准面旋回地层中的砂体展布特征差异明显。
    长岭断陷登娄库组成岩作用及储层评价
    门吉华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5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白垩系登娄库组主要储集体为河道亚相砂体。岩石类型主要以宕屑质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以中细粒为主。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等。其主要储层段处于中 成岩A 到中成岩B期 根据登娄库组储层评价标准,将登娄库组储层划分为5种类型,I、Ⅱ类为较好储层,Ⅲ、Ⅳ类为差储层,V类为非渗透层。
    基于有效储层识别的砾岩储层综合评价——以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阴国锋 徐怀民 陶武龙 李 林 张广群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岩心分析入手,根据岩相及电性标志,确定了研究区的砾岩有效储层类型和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三次加密调整阶段的分级累产参数确定了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的储层划分标准。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将全区储层分为4类,I类储层最好,Ⅳ类储层最差。基于储层分类结果,实施了井网4次加密试验,结果表明:储层预测厚度的误差率在5%以内,储层类型符合率达到80% ,设计产能达标率在90% 以上 该方法的应用为选一步认识和评价特低渗透砾岩储层及油田四次加密井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同类油藏。
    束鹿凹陷西斜坡沙二段油藏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
    戴明建 于兴河 程岳宏 张林林 李冬梅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3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束鹿凹陷西斜坡位于冀中坳陷南缘,是一个典型的东断西超窄陡型斜坡带 其资源转化率低,勘探潜力较大、结合区域地质背詈分析,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原理与方法,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结合的新理论与新技术的手段,利用钻井、测井及 地震资料,深入分析了区内沙二段油气藏类型、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研究认为束鹿斜坡外带沙河街组地层遭受剥蚀,坡上不整合带是斜坡带常见的油气聚集场所,主要发育地层油藏以及少量岩性油藏 在斜坡带内带的鼻状构造和断块,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而且砂砾岩体厚度大、连通性好,因此在断层和岩性双重因素的控制下易形成构造一岩性复合油气藏 、并总结了断裂坡折带砂体上倾尖灭型成藏模式,顺、反向断层联合控藏和断块鼻状构造隆起成藏模式等模式,对束鹿西斜坡勘探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基于实验条件下的低孔低渗岩心饱和度指数影响因素研究
    李奎周 葛新民 汪海龙 杜武军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常规岩电及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饱和度指数的影响因素,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定性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饱和度模型,对实际井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是影响饱和度指数的最主要因素,而地层水矿化度对饱和度指数的影响较小 精确计算储层的饱和度指数,对储层流体定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济阳坳陷碎屑岩储层胶结指数变化规律分析
    傅爱兵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结指数m是储层固结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黏土矿物等地质因素的综合反映 济阳坳陷不同成岩带碎屑岩的储层岩电实验结果表明,次生孔隙的存在导致m值减小,泥质附加导电作用对泥质储层m值的影响受地层水矿化度大小的控制。固结程度好的储层,m值趋于稳定。深成岩带m值接近2,超深成岩带受次生子孔隙发育的影响,m值趋于减小 中、浅成岩带由于岩石固结程度差,储层性质复杂,m值的变化范围大,总体上反映出复杂孔隙结构特 征的高值。
    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沙漠沉积特征
    黄华 陈柯伶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大量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资料,提出江陵凹陷上白垩统的红花套组是冲积扇一沙漠沉积组合。结合岩心、测井及野外露头资料,详细划分出江陵凹陷红花套组沙漠沉积亚相,包括戈壁、风成沙丘、丘间、旱谷和沙漠湖等,并建立了各个沉积亚相的相标志 沙漠沉积具有良好的储层,江陵凹陷红花套组勘探实践证实了沙漠沉积储层的油气地质意义。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有效性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刘景东 蒋有录 马国梁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3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系统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形成、有效性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差异控制优势运移通道的发育,断层面在纵向上和走向上均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明显的有效性,油源供给条件、断层分布位置、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性和流体压力等是影响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控制油气的纵向分布层系和横向分布范围。
    测井相在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三段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陈 龙 陈红汉 王家豪 熊万林 李新琦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3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三段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远沙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建立了测井相图版。通过对研究区单井相、剖面相以及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发现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研究区的主要砂体类型 文章充分利用测井曲线信息,刻画单砂层展布规模和相带分区,为研究区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交油气后备储量及合理开发方案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
    珠江口盆地番禺地区珠江组层序地层特征
    尹俊 张尚锋 杜家元 严文芬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3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根据地震反射终止关系、钻测井上界面识别和井震结合,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珠江组共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界面,5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 在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建立的基础上,探讨了层序的主控因 素,认为珠江13'盆地番禺低隆起珠江组层序地层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沉降,低位体系域易形成良好的岩性固闹,是本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二连盆地中—新生代盆山耦合关系
    王有智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5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二连盆地与大兴安岭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演化史认为,二连盆地与大兴安岭符合盆山耦合体系的基苓条件,因此将二连盆地划入大兴安岭岭西盆山耦合体系 在盆山耦合体系的控制下,塑造了多凸多凹的构造景观,各湖盆具有独立的沉积体系,形成近物源、多 物源、粗辞屑的沉积特征通过分析不同凹陷的沉积模式,从盆山耦合的角度解析二连盆地构造和沉积的关系,明确二连盆地沉积体系分布规律,为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孔洞性介质地震散射波场正演模拟
    雷 蕾 印兴耀 张厚淼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5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地震勘探的发展,在处理复杂的孔洞性地质构造时,常规反射波模拟方法出现了局限性 于是,针对孔洞性非均匀介质的散射波模拟方法发展起来。通过基于Gteen函数的积分方法来正演模拟孔洞性介质的地震波散射波场,了解其波场特征,分析物性参数对于孔洞性 介质散射波场特征的影响,对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油藏工程
    预测油气田年增可采储量的新方法
    李发印 宋考平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年增可采储量是评价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参数。由于油气田特性在开发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给可采储量预测带来了一定难度。文中提出采用轮廓线拟合和切线相结合的方法(即平滑切线法)预测年增可采储量,是对现有预测模型在应用方法上的一种创新,该方法适合于大型油气田中期以及中小油气田后期的开发评价,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早期聚合物驱分流量方程建立及应用
    唐恩高 杨俊茹 张贤松 孙福街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已有的聚合物驱分流量方程没有考虑聚合物溶液在储层中的流变性,无法准确描述聚合物驱油藏动态的问题,从多相渗流力学理论出发,综合考虑聚合物溶液物化特性、储层物性和相渗曲线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早期聚合物驱分流量方程。实例分析表明。 所建立的分流量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早期聚合物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可对聚合物驱效果进行快速评价。
    井型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开发对策的影响
    张学磊 张守良 樊 茹 焦玉卫 李 勇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缝洞型气藏储层类型多样,非均质性严重,油气水关系复杂,影响开发对策的因素较多,井型的优化配置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缝洞系统井型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水体能量、开采速度、开发方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单洞及多洞系统无底 水的情形适合采用直井开发, 而水平井更适合有底水存在的多洞系统以及多洞之间不连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塔中I号气田凝析气藏的开发,确立了主要的开发技术对策,为此类气藏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稠油冷采泡沫油中气泡成核生长机理研究
    赵瑞东 吴晓东 王瑞河 焦 石 杨 锁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加拿大、委内瑞拉以及中国的一些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显示出异常的“泡沫油”开发特征 国内外已提出一些理论来解释这种异常现象,但很少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其形成的深层原因 在研究油相中气泡成核、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并求解了在水动力和扩散力综合作用下稠油油相中单气泡生长的数学模型,描述了稠油和稀油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气泡生长现象,解释了产生稳定泡沫油现象的原因。
    阻力系数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
    张晓华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在矿场聚合物驱中阻力系数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驱油效果的影响,以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上返一区3—3号注入站为例,采用阻力系数法分析了该区的聚合物驱油效果,确定了大庆油田二类油层阶段视阻力系数的合理范围。此外,应用阶段视阻力系数与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关系曲线。并结合动、静态资料,优选出合理的调整措施,实现了聚合物注入井的个性化调整 该方法对油水 井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水平井技术在苏10区块的应用
    李爽 李玉城 段宪余 靳辉 井元帅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善苏里格气田开发效果,提高区块采收率,达到降低开采成本、合理高效开发的目的,针对苏里格气田直井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水平井实施中的技术难点,开辰了河流相沉积气藏水平井技术攻关与研究现场实施4口水平井,完钻水平段平均长度为800 m,分段压裂后投产,日产气为邻近直井产量的5~lO倍,生产效果较好。该研究为苏里格气田实现少井高效开发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科学依据。
    塔河六区缝洞型油藏水体及水侵量计算
    谭捷 唐海 李娜 吕渐江 海涛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六区大部分油井产出地层水为底水,由此建立3种地层水赋存模式,实际地层水赋存状态是3种模式的组合,对应的缝洞单元驱动类型为封闭无水缝洞单元、封闭有水体缝洞单元、有水侵缝洞单元,有水体和水侵的缝洞单元。通过各种驱动类型的物质平衡方程,可以定量计算不同驱动类型缝洞单元的水体及水侵量大小。 与六区开发生产数据对比可知,计算结果比较准确,方法简便可行,对开发缝洞型油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应用速率关联度分析井间连通情况
    王治国 张继成 宋考平 黄小璐 张晓辉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清楚了解井间连通情况、注水井水驱方向和油井见水方向是制订开发方案、调整开采措施的前提。应用灰色理论中的速率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注水井注水量与油井的产油、产水之间的速率关联度大小,定量描述井间的连通情况 避免了通过沉积微相和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井间连通性的繁琐工作,克服了绝对关联度分析方法易受极值影响的缺点应用实例表明,速率关联度分析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厚层砂岩油藏深度开发技术研究
    王化敏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欢喜岭油田锦16块经过30余年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水驱挖潜难度越来越大。针对锦l6块河口坝储层特点,应用等时对比及相控原则,建立了厚层内韵律段对比模式,利用多种手段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总结韵律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在此基础 上,综合利用韵律层井网重组技术、水平井优化技术和优化射孔研究,实现该块深度有效开发,为此美油藏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提供指导和依据。
    水力喷砂射孔参数优化室内实验研究
    付钢旦 李宪文 任 勇 王在强 桂捷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有效地将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应用于油藏开采中,对水力喷砂射孔参数进行室内实验研究。研究主要包括对不同岩样强度下喷射速度、射孔时间、喷嘴尺寸以及流体介质的优选 实验表明:喷射速度越高,射孔深度越深,同时喷嘴磨损程度增加;喷嘴尺寸越大,射孔 效果越好;喷射速度越高,所需最佳喷射时间越短;喷射液体类型对射孔深度影响不大 该实验研究为水力喷砂射孔压裂工艺中关键参数的选取提供了重要依据。
    高温低伤害低摩阻压裂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王稳桃 张 红 刘洪升 李国峰 苏君慧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原油田油井压裂层位较深,地层温度高,压裂液耐温需高达170~C以上,针对此油藏条件进行室内研究,配制出适于中原油田开发的新型压裂液体系一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压裂液体系在深层高温井压裂改造中不但能保持良好的携砂性且具有低摩阻性,投入产出比大于 5,同时发现,高温压裂液体系中,新型交联制是影响压裂液耐温性能的主要因素 该体系的研制为深层高温并压裂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原油组分对化学驱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肖传敏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化学驱油技术的使用效率,有效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变化因素,开展了原油组分对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 应用原油分离提纯技术、GC—MS、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方法,从原油中分离出石油酸,分析其组分间的相互关系,总结界面张力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原油组分中石油酸是影响界面张力的主要成分,其中异构脂肪酸是降低界面张力的重要贡献者。
    低渗油藏注水井解堵增注技术研究
    李积祥 侯洪涛 张丽 田波 毛美丽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桩西低渗、特低渗油藏部分注水井注水压力过高(44 MPa)、欠注严重、注水效果差,以及常规酸液体系有效期短、效果差等难题,对砂岩酸一生物活性剂复合降压增注技术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具有良好的缓速缓蚀深部解堵功能,其新型活 性荆可有效降低表面张力,改变地层润湿性,降压增注 该技术为注水井深部酸化增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对改善低渗、特低渗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裂缝性油藏大尺度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郭小美 孙 雷 周涌沂 潘 毅 董卫军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实际油藏地质特征设计制作了裂缝不充填和裂缝充填形式的2组大尺度可视化模型 采用油藏实际油样和相似地层水进行水驱油机理模拟实验。观测到由于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水驱后残余油分布形式多种多样。其存在方式各有不同,主要形式有柱状、角隅状和膜状,每种残余油的形成机理也有所不同。结合实验结果,对2组可视化模型水驱油效率以及含水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常规孔隙介质水驱油特征有明显差别。
    稠油开采过程中储层内有机质分异研究
    汪双清 沈斌 孙玮琳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辽河、大庆、大港3个油田7个不同油藏的稠油特性,进行了储层内原油有机质分异现象的研究 通过对稠油及其对应层位油砂抽提物的黏度和化学组成的系统对比剖析,考察稠油开采过程中油~岩相互作用对储层内原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 ~ 岩相互作用导致采油过程中储层内有机质的严重分异;稠油各组分分异主要取决于其极性(吸附性)及其在储层内形成氢键的能力或与砂体矿物的润湿性;在特定条件下,分子质量大小和分子的热运动能力也是影响桐油组分分异行为的重要因素。
    利用水平井技术提高欢西油田稠油储量动用程度研究
    卢时林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欢西油田薄层稠油估算地质储量为800万t,占稠油总储量的6.6% ,主要分布在锦9l、锦90边部、锦16块于楼南部、锦25块西北部、千l2块兴隆台油层南部、锦l7、锦6l2等区块。由于油质稠、油层薄或受边底水的影响,无法利用直井技术实现经济有效开发2007年以来,通过加大水平并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有效解决了利用直井开发薄层稠油时出现的各种难题,成为开发薄层稠油的一项主要技术 通过现场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同类油藏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钻采工程
    JD-2新型热采井防砂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陈 辉 高成元 孙理达 沈朝霞 梁国杰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涂敷砂人工井壁防砂注蒸汽后强度较低,造成防砂成功率低,有效期较短的问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耐高温树脂、高强度骨架颗粒、偶联剂、固化剂进行优选及加量调整,研制出了一种适用于疏松砂岩油藏注蒸汽热采井的JD一2新型热采井防砂材料。结果表明:在 330℃ 、15.6 MPa、pH值为8的水蒸汽条件下,_JD一2注蒸汽井新型防砂材料恒温7 d,抗折强度大于3.0 MPa,渗透率大于30 m 。现场试验l3口井,成功率为92.8% ,单井平均有效期为。 347 d
    直井注水平井采低渗薄层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邱衍辉 王桂杰 刘 涛 边朝亮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茨63l块为低渗薄层复杂小断块,天然能量低,直井转注水后,对应水平采油井含水迅速上升 针对直井注水一水平井采油注采模式下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的实际,利用数模技术研究茨63l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水驱规律,分析了示踪剂和微地震水驱前缘测试资料,采用延迟交联的弱凝胶对直井注水井进行小排量、大半径深部调驱,调驱后注水水驱方向发生了改变,油井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气体钻井设备在新疆煤层气项目中的应用
    孙立伟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1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多数煤层气藏具有低压、低渗、低饱和度等特点,这使得一方面在煤层钻井过程中容易出现井漏问题,另一方面使得常规增产改造和降压开发技术难于奏效 通过对气体钻井设备在新疆煤层气项目中充气欠平衡钻井和注氮驱替甲烷施工的分析,表明气体钻井设备对于解决地层漏失和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具有很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绥中36-1油田注入井欠注原因及治理建议
    陈华兴 刘义刚 唐洪明 向问陶 高 波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绥中36一l油田欠注井占总注入井井数的23% ,主要是注入压力高导致欠注 对该油田储层特征、注水水质、注聚井堵塞物等因素进行分析,剖析注入压力高的原因 研究表明:储层胶结疏松、泥质含量高、微粒易运移、水敏性强是储层欠注内在因素。外因主要是注水水质超标、管壁腐蚀结垢严重、聚合物吸附堵塞 通过加强腐蚀研究工作、水质分级控制、除铁杀菌以及优化加药系统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注水水质。注水井酸化体系中强化对Fe、O、S等元素化合物的溶蚀,注聚系统通过加多重滤网过滤并运用复合型化学解堵剂进行解堵可有效解除注 入井堵塞,达到增注的目的。
    大牛地气田直井复合式钻进的可行性分析
    赵文彬 王萍
    2011, 18(3):  1. 
    摘要 ( )   PDF (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大牛地气田使用传统PDC钻头+大钻压的钻进方式,严重制约了优快钻井的发展分析大牛地气田钻井现状,并借鉴同属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气田的成功经验,对螺杆+PDC钻头复合钻进模式在大牛地气田的实用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复合钻进模式在大牛地气田有广阔的应用前案,复合钻进模式不仅能够达到充分发挥PDC钻头低钻压、高转速效能的目的,而且具有节约成本、提高钻速、防斜纠斜、防止钻具失效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