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04-25
    地质勘探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可容空间变化机理及其图解
    胡受权
    1998, 5(4):  1. 
    摘要 ( )   PDF (3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根据沉积基准面原理,探讨在一个基准面旋回过程中,可容空间梯度迁移所引起的沉积程序效应;利用Fischer图解法对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进行研究。目的指导陆相层序的划分及其体系域的识别,进而预测陆相层序中生储盖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规律。结果在一个基准面旋回过程中,可容空间梯度随地理位置而发生迁移,与之相伴的是层序地层结构以及在相同相域内沉积物体积、厚度和侧向分布的变化;该图解法可把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划分为3个完整且规模较大的实际可容空间旋回,进而又可划分为15个次级旋回,与分析研究实际资料得到的结果基本上吻合。结论沉积基准面是受海(湖)平面、构造沉降、沉积物负荷及沉积地形等诸多综合因素制约的一个等势面,只有沉积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而发生的可容空间变化,才是控制沉积层序发育的内在机理;采用图解法求得的可容空间变化曲线,对于指导陆相层序的划分及其体系域的识别,进而预测陆相层序中生储盖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利用地层产水率参数判断稠油等级
    刘正锋 燕军
    1998, 5(4):  1. 
    摘要 ( )   PDF (2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利用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组合参数,对稠油储层进行研究。目的划分稠油等级,优选开采方案。结果地层产水、产油率与含水、含油饱和度组合参数(foSo和fwSw)其比值(FSK)大于1,稠油等级高,热采效果好,产量高;等于1,稠油等级低,热采效果差,产量低;小于1,热采无效果。结论用该方法确定的稠油等级较目前采用的其它方法效果好,简便易行且应用范围较广。
    欢喜岭油田上台阶稠油油藏形成分布特点及勘探成果
    郭金瑞 蔡厥珩 高荣杰
    1998, 5(4):  1. 
    摘要 ( )   PDF (1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应用测井、区域地质和油气藏动态资料,对欢喜岭油田上台阶稠油油藏的形成条件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目的为该区的滚动勘探提供依据。结果欢喜岭油田上台阶生储盖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配置关系,长期广泛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水道砂及早期或同期形成的多种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油气在长距离的运移过程中,轻质组分大量散失,重质组分浓缩聚集成稠油油藏;而有利岩相带与构造的有机配合则控制了稠油的分布。结论通过对欢喜岭油田上台阶稠油油藏形成条件和分布特点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进行实施,取得了齐40和齐108块的连片及齐108块扩边的成功,发现了新区欢616块,为下步滚动勘探指明了方向。
    油藏工程
    低渗透油田吸渗驱油微观机理
    胡雅礽 郭和坤
    1998, 5(4):  1. 
    摘要 ( )   PDF (3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应用理想变管径毛管和数理分析方法,研究了低渗透油层水自发吸渗驱油的微观机理。目的改善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结果吸渗驱油采出程度与时间是指数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与他人实验结果一致。结论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时,应考虑吸渗驱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其开发效果。
    二连盆地吉32块稠油热采特征及后续开采方式研究
    卢玉社 李明 邓维佳
    1998, 5(4):  1.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根据吉32试验区的地质条件,结合生产实际,应用干扰剔除法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蒸汽吞吐开采特征研究,提出了后续开采方式。目的研究生产特征、优选合理的技术参数,为该区稠油大规模开发提供依据。结果采用70m井距正方形井网蒸汽吞吐方式生产四个周期后,蒸汽吞吐生产阶段基本结束;蒸汽吞吐效果集中在前两个周期,该阶段产量递减快、无稳定生产期;注汽井间干扰频繁,使回采水率高,并且含水曲线呈锯齿状;注汽强度、注汽速度均较低;注汽压力随周期增加而降低。结论选择合理的油层厚度,既能保证热采的地质基础,又能减小层间差异;优选合理的注汽参数,可保证蒸汽质量,充分利用注入热能,扩大波及体积;井间干扰对提高蒸汽吞吐效果有利,但应避免汽窜;该区后续开采方式不适合蒸汽驱,应先补孔,然后注入120℃热水驱开采。
    砂砾岩稠油油藏蒸汽驱先导试验效果分析
    徐丕东 袁向春 刘欧
    1998, 5(4):  1. 
    摘要 ( )   PDF (3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结合矿场实验,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砂砾岩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的开采规律及其效果。目的改善稠油油藏的热采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结果砂砾岩稠油油藏按照优选的注采参数实施蒸汽驱,除遵循一般的蒸汽驱开采规律外,还表现为:蒸汽驱受效过程较温和,反映在采油井上,蒸汽驱有效期长,蒸汽突破晚;转驱后,初期对采油井适时吞吐引效,中期开展蒸汽泡沫调剖,后期关汽窜采油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对改善汽驱效果均是有效的。结论适时转蒸汽驱预计可比一直吞吐到底提高采收率10%左右,经济上可行;选择合理的转驱时机、井网井距和注采参数是提高汽驱效果的关键;采取一系列的调整措施是改善汽驱效果的保证。
    火烧油层技术在庙5块低渗透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胡士清 白国斌 赵春梅
    1998, 5(4):  1.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在物理模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对影响火烧油层的技术参数进行了优选研究,并对影响火驱成败的油藏地质参数、注气参数进行了分析。目的寻找适合庙5块低渗透稠油油藏的开采方法。结果提出了庙5块火驱的最佳开采方式、点火参数及注气参数;庙5块火驱生产后,平均单井日产液由01t上升到56t,平均单井日产油由01t上升到35t,生产26d后由于压风机供风不足被迫停止火驱注气;从数模结果看:火驱最终采收率可达398%。结论火烧油层是一种潜力很大的稠油开采方法,但其物理、化学反应机理复杂,火烧前缘难以控制;庙5块火驱初期虽然见到了一定的生产效果,但没有取得经济效益。
    钻采工艺
    油管加热采油工艺技术
    叶金胜 张全胜 郝金克
    1998, 5(4):  1. 
    摘要 ( )   PDF (3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利用油管和套管作为发热体直接加热油管内的原油。目的提高井筒内原油的温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结果该项工艺在胜利油区高凝油井及高含蜡井应用后,可明显提高井筒原油温度,增加原油流动性,在不采取其它工艺条件下可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结论油管加热采油技术工艺简单,现场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加热效果明显,是开采中低粘度稠油油藏、高凝油油藏及高含蜡油藏的一种较为理想和经济的方法。
    史深100高压低渗透油藏开采配套技术
    游龙潭 孟桄玉 李英
    1998, 5(4):  1. 
    摘要 ( )   PDF (3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以油层保护为前提,应用高能气体压裂、酸化、杆式泵深抽等配套技术开采低渗透油藏。目的解决低渗油藏高效开发的问题。结果利用配套开采技术取得史深100断块连续4年稳产的好效果。结论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在预防油层伤害的基础上,优选油层改造工艺,完善深抽配套技术,可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
    杜84块超稠油油藏完井固井工艺技术
    蔡长立
    1998, 5(4):  1. 
    摘要 ( )   PDF (2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下双地锚提拉预应力,应用泵注三段制G级水泥浆,进行超稠油固井。目的开发利用超稠油资源。结果经92口井应用可知,其固井质量合格率为100%,优质井率为85%。结论该技术大大简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钻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其它类似热采井的固井作业开辟了新路。
    试验研究
    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实验研究
    高旺来
    1998, 5(4):  1.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通过实验对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目的了解低渗透储层在物性和孔隙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分析低渗透储层对物性测量、渗流能力的影响。结果低渗透岩心物性对上覆压力有一定的敏感性,而且孔隙度与渗透率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在物性测量、储层评价及开发过程中要考虑这一因素带来的影响。结论安塞油田低渗透岩心存在多种孔喉体系,孔隙间片状喉道较发育;而岩心中的微裂缝在储存能力上不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改善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能力;采用早期压裂注水可以改善开发效果。
    月东构造储层敏感性实验及油层保护技术
    邸婷婷 王树奇 蒋玲
    1998, 5(4):  1. 
    摘要 ( )   PDF (2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利用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寻找油层保护措施。目的解决月东构造稠油开采中的油层保护问题。结果月东构造是一个敏感性较强的储层,所使用的钻井液与储层配伍性较好,伤害指数07<Dd<1,储层为轻度伤害;据此,对月东构造开发全过程中油层保护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结论解决了海上油田稠油开采过程中的油层保护问题,节约了作业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海上同类油田提供了可借鉴的油层保护技术和措施。
    科技信息
    深层油气生成带
    时常福
    1998, 5(4):  1. 
    摘要 ( )   PDF (1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年来,深层油气生成带问题,由于其理论和实际意义而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深层一般是指4000~8000m深度范围。在我国陆相沉积盆地,一般把3500m以下的地层称为深层。深层油气生成带研究是深层含油气远景评价的基础,它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在一定温压...
    油层出砂机理与防砂方法综述
    王玉纯 顾宏伟 张晓芳
    1998, 5(4):  1. 
    摘要 ( )   PDF (2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井出砂可加速设备腐蚀,严重时,可造成设备无法工作。对于稠油油藏,由于稠油的长期作用,油层往往处于弱胶结状态。当油井处于中后期且油层亏空较大或油井见水时,油井出砂会加剧。本文在调研大量中外文献及结合现场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油井出砂机理及防砂方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