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9-02-25
    综述
    成岩作用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樊爱萍 杨仁超 李义军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4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能源勘探开发研究和现代测试技术的不断提高,成岩作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了把握成岩作用研究的现状,进而了解其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有关成岩作用研究成果的调研,从成岩环境、成岩流体、成岩模拟实验、成岩相、成岩作用与沉积相的结合、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学的交叉、成岩作用在层控固体矿床中的应用,以及早期成岩作用等8个方面对成岩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成岩作用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气藏动态储量预测方法综述
    陈小刚 王宏图 刘洪 庞进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气井生产的不断进行,气藏动态储量的确定对开发方案的制订、开发设施的设计以及气藏价值的评估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在气藏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预测气藏动态储量的方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和修正,使气藏动态储量预测方法不断地接近于气田生产实际。以气藏动态资料为基础对气藏动态储量的预测方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分析,并针对物质平衡法、压力恢复试井法和典型曲线分析法3种确定气藏动态储量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提出和讨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奈件。分析得出了以流动物质平衡法为主,典型曲线分析法为辅助手段的一种气藏动态储量预测方法,简易实用。对整个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实用价值。
    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技术
    田园圆 季春辉 许 艳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5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综述。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总结了潜山的各种分类与特点。阐述了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一是有利的构造发育背景,二是生储运聚各项参数的有机配置。介绍了潜山油气藏的分类和储层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模式,重点探讨了潜山内幕油气藏。最后,对古潜山油气藏勘探的典型技术与流程进行归纳,并对目前潜山油气藏勘探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
    地质勘探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沉积相研究
    魏铁军 阮宝涛 郭建林 闫海军 李忠诚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长岭气田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指导气田高效开发,通过对沉积背景、岩心描述、粒度分析等资料综合研究,确定了长岭气田登娄库组储层为浅湖背景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主要发育于分支河道、河道间、决口扇和天然堤等4种微相类型。结合测井、岩心分析等研究,确定了各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明确了沉积微相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其中,分支河道为有效储层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决口扇和天然堤次之,河道间微相则不发育有效储层。
    临清坳陷东部太原组煤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分析
    张 亮 金 强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4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清坳陷东部太原组煤系是1套良好的生油源岩,其生油潜力主要取决于沉积有机相。根据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有机相类型和纵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太原组中部湖成沼泽腐泥- 腐植煤相和滨浅湖—沼泽腐植泥相为煤成烃的主要源区;太原组顶、底部均以滨海沼泽腐植煤相沉积为主,生烃潜力较小;半深湖—浅湖腐泥相纵向上分布较少,生烃贡献小。烃源岩综合分析为解决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生油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庄地区沙河街组构造特征及油气富集
    王明健 国景星 梁金萍 王 颖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3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对三维地震剖面进行标定,以此为基础对唐庄地区沙河街组构造进行精细解释。构造研究发现,唐庄地区断层极为发育,平面和剖面组合形态多样,组成不同类型构造带。通过对构造特征和油气分布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断裂控制了唐庄地区油 气运移和聚集,并指出了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为后期油气开发提供了依据。
    永95井冲积扇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高 丹 钟建华 张凌杰 王 勇 徐延广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东营凹陷永95井为例,根据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从地震相和单井相两方面对永95井冲积扇特征进行了剖析。其中,根据单井相分析将该井冲积扇沉积相分为扇根、扇中、扇端3个亚相,并将扇中亚相细分为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和纵坝3个微相。勘探表明,冲积扇沉积易形成有效储层,形成油藏还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冲积扇的形成很可能使上覆地层形成扇背斜油藏,或使下伏基岩形成基岩风化壳油藏。
    奈曼凹陷白垩系九佛堂组物源分析
    王 莹 侯中健 刘红岩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定奈曼凹陷白垩系九佛堂组沉积物源及古气候条件,采用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奈曼凹陷白垩系九佛堂组砂岩碎屑及粘土矿物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目的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及物源特征。研究表明,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主要沉积于火山带内的局部盆地,沉积物源为侏罗纪东北地区大规模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岩,沉积具有埋藏快速、物源集中等特征,沉积期古气候较湿润。
    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效果预测模型
    李勇明 郭建春 赵金洲 翟 锐 李志刚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容量溶洞储集体是碳酸盐岩油藏重要的储层介质,现场可以通过酸压连通缝洞储集体获得高产油气流,大溶洞体系生产预测是评价酸压效果的基础。假设溶洞体间由薄层渗透阻隔层连接,采用封闭弹,l生驱动油藏物质平衡方程描述溶洞体系生产规律,建立溶洞体系生产预测模型,给出了隐式数值迭代求解方法,为分析缝洞储层的开采动态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勘探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指标体系探讨
    刘斌 王国春 李淑敏 王雅贤 焦 石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项目具有不确定因素多、投资大、风险高等特点,经济评价是油气勘探目标评价的重要内容。从勘探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指标体系出发。对勘探项目的经济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结合不同阶段勘探目标的特点,对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勘探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指标体系,并开发出综合性软件,能够进行勘探项目经济评 价、新增储量项目经济评价、经济可采储量计算、储量资产评估,并能够制作探井商业油流标准图版,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雅克拉地区三叠系烃源岩特征
    王 冰 马慧明 刘军瑛 陈金燕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3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雅克拉地区钻遇三叠系深灰色泥岩、黑色炭质页岩,根据岩屑和岩心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认为,该区三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较好~好烃源岩标准,以Ⅲ型和Ⅱ。型为主,并处于成熟一生油高峰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可溶有机质具有高的姥鲛彤植烷比值和低的二苯并噻吩/菲比值;C2。/C23三环萜烷大于1.O,C27一C29甾烷系列的丰度呈反“L”字型分布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塔河油田原油和0,Z奥陶系烃源岩。三叠系烃源岩中未检测出c∞重排藿烷系列,也不同于库车坳陷侏罗系恰克马克组下段湖相泥岩。雅克拉地区三叠系烃源岩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是该地区潜在的烃源岩。
    油藏工程
    单洞型油藏弹性开采实验研究
    程倩 熊伟 高树生 薛惠 胡志明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溶洞是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呈高度离散分布。为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的开采动态特征,提出单洞模型进行弹性开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洞模型压力、产量随时间呈指数关系递减;基于物质平衡理论,建立单洞型油藏压力、产量递减模型。采用该递减模型可有效计算单洞模型的压力、产量,验证溶洞原始体积的相对误差为 4.23%,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边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及调整对策研究
    文 华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北一号油藏规模小、含油带窄、边底水发育,早期开发采取一套不规则基础井网控制主力油层、边认识边布井的开发模式,油井投产后普遍出现地层能量较弱、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等问题。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应用灰色综合评价技术对油田水驱开发潜力地质影响因素和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在油藏剩余油、加密调整潜力分析基础上,基于数值模拟技术,有针对性地转变油藏开发模式,调整层系井网,充分动用挖潜油藏剩余油。研究表明,调整对策能有效减缓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速度,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注水对水平地应力的影响
    修乃岭 田国荣 严玉忠 鄢雪梅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地应力(特别是2个水平主地应力)受注水等因素影响状态发生改变,时油气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在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注水过程是一个含动边界的渗流问题,利用油藏压力分布近似表达式,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注水过程孔隙压力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推导出2个水平主地应力随地层孔隙压力变化的理论公式,得到了水平主地应力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
    特低渗透油藏基质裂缝-耦合非定常流动规律研究
    朱维耀 王 明 宋洪庆 徐新丽 曹均和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人工压裂裂缝的特点,首先建立了特低渗透压裂油藏三区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等压椭球面理论,导出了特低渗透油藏有限导流裂缝井井底压力表达式,并对三区有限导流裂缝井的产能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缝长对产量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较长的裂缝其产量的递减比较明显;较厚的油层其产量的递减较快。该方法对特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井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考虑滑脱效应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分析
    李冬瑶 程时清 郑春峰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量渗流实验证实,在一定的条件下,气体在低渗透气藏中渗流时会受到滑脱效应的影响。针对均质等厚低渗透气藏的一口压裂气井,应用保角变换原理,将求解垂直裂缝气井产量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单向渗流问题。考虑二项式渗流效应、滑脱效应的影响,推导出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方程。对不同程度滑脱效应影响下的各流入动态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流压阶段,随着滑脱系数的增大,压裂气并的产量越来越大。该研究对低渗透气藏低压生产阶段压裂气井的产能计算及动态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稠油油藏转蒸汽驱开采的特殊性分析
    周 鹰 宋 阳 孙洪安 常栋霞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3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陆相沉积储层蒸汽吞吐末期转蒸汽驱开发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总结出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驱动方式、介质相态变化、能量交换与转化、储层非均质与动用非均质、能量变化的时空性等特殊性,提出蒸汽驱油藏管理针对性措施,可以指导蒸汽驱方案设计及动态调整。
    水平井筒中流型识别的数学方法
    张荣军 陈军斌 任月玲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进行油、气井的生产,预测水平井筒中和混合管线中油、气、水混合物多相流的动态,以机理性研究为指导,通过实验及数学方法来讨论流动型态的转变及判别。在层状流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水平管中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变的部分判别准则。研究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该准则具有良好的流型识别能力,可用于描绘水平管中或水平井筒中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变化规律,来指导油、气井的生产;同时,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泡沫排水起泡剂室内实验优选
    杨筱璧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泡沫排水是排出井内积液、提高气井产量、延长气井开采周期的最经济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洛带遂宁组气藏产气量的降低,气井带液能力下降,较低的气产量不足以将气井产出的液体完全带出地面,致使井筒内产生积液,生产状况不断恶化,甚至水淹关井,故需要实施泡排作业。对不同种类的含水气井需采用不同类型的起泡剂,通过室内评价实验,确定了适合于该气藏的起泡性、稳定性、携液能力均很好的起泡剂,以解决该气藏的排液难题。
    低温压裂液及其破胶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健萍 王稳桃 王俊英 张晓英 赵保才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音查干油田断块小、储层埋藏浅、井温低,在压裂改造过程中采用常规压裂液破胶难,返排不彻底,导致压裂液在地层滞留时间长,易造成对地层的二次伤害。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低温压裂液添加剂优选和低温破胶剂的研究,并对低温压裂液配方进行了优化,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形成了适用于白音查干油田的低温压裂液技术,在压裂施工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流体流动对低渗岩心电阻率的影响实验研究
    缪飞飞 任晓娟 刘继梓 刘军令 初振淼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岩性、润湿性、渗透率等条件下岩心油驱水和水驱油过程中岩石电阻率的变化,分析了流体流动对低渗岩石电阻率和阿尔奇饱和度指数以及地层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低渗透油层亲水岩心和亲油岩心的电阻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②岩心渗透率越高饱和度指数越高,渗透率越低饱和度指数越低;亲油岩心电阻率较大,亲水岩心电阻率较小。③岩心渗透率越高,岩心的电阻率越低;岩心渗透率越低,岩心电阻率越高。④在相同的驱替速度下,电阻率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加。⑤低渗透储层亲水岩石的饱和度指数值大于亲油岩石的饱和度指数值。
    马岭油田北三区储层敏感性及润湿性分析
    余 烨 何文祥 李建廷 李剑齐 张宝龙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马岭油田北三区储层敏感性及润湿性进行了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北三区储层主要存在水敏和酸敏,无速敏反应。随着注水速度的增大,渗透率也随之增高,并没有出现速敏反应,可采用提高注水速度的办法来增加产量。随着模拟地层水矿化度的降低,测得的渗透率也随之降低,储层水敏性为中等偏强。酸敏性评价指数为0.08一O.52,表现为强酸敏,不利于采取酸化解堵增产措施。岩石表现为弱亲水一亲水性润湿,有利于后期注水开发。
    钻采工艺
    利用微流量控制系统实现控制压力管理钻井技术
    胡志坤 柳贡慧 李军 陶谦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钻井过程中井筒压力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外近期开发了基于钻井液微流量控制的钻井技术。该技术在钻井液管路上设置了传感器和节流器,可实现对进出口钻井液压力、流量、循环密度、流速等参数进行检测,并进行反馈控制。微流量控制技术属于压力管理钻井中的一种,通过控制井口回压的方式来平衡井筒压力,从而达到精确控制井筒压力的目的。
    基于量纲分析法求抽油泵柱塞的下行阻力
    朱荣杰 唐丽 姜玲 王小兵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预测抽油杆杆管偏磨位置的数学模型,通过量纲分析法及现场数据回归得出柱塞下行阻力的表达式,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场测试值与计算值总体趋势相同,柱塞的下行阻力都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现场测试值与公式计算值基本相符。该方法为解决抽油杆杆管偏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油田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甜菜碱类变粘分流酸流变性的
    徐赋海 马代鑫 王增林 隋春艳 尹丽萍
    2009, 16(2):  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VEs理论,利用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制备出变粘分流酸。通过实验考察了两性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酸液添加剂、Fe”和无机盐含量等因素对体系变粘特性的影响,结合酸液体系的变粘机理分析,总结了酸液体系随着酸岩反应粘度逐渐增加的影响因素,为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电模拟实验的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
    张凤喜 吴晓东 隋先富 安永生 陈勇光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水电相似原理,通过电模拟实验,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长度、裂缝长度、裂缝条数与间距、主井筒与裂缝夹角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随着主井筒长度增大而增大,但增大趋势逐渐变缓;产能随着裂缝间距和裂缝条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均存在一最佳间距和条数匹配值;缝条数较少时,主井筒流入对产能的贡献较大,但随着缝条数的增多,贡献值减小;裂缝长度对产能也有较大影响;裂缝与主井筒成较大夹角时能获得较高产能,最佳角度约为75—900。分清各因素对产能的影响,可为压裂水平井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套管外封隔器自增压式双卡高压层固井技术及应用效果
    刘玉民 孙国徽 代慧妍 林发枝 孙成坤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效地抑制大庆油田三次加密调整井高压层流体的溢出,提高固井质量,研发了套管外封隔器自增压式双卡高压层固井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井筒环空介质压力和体积增值,显著降低油井采出液含水率。该技术进行了104口井的试验,对其动态数据采集分析表明:采出液的油水比由1.00:8.10变为1.00:4.18,含水率降低了7.74个百分点。
    其他
    水下热油管道停输温降过程的数值模拟
    朱红钧 陈小榆 王雪 麻洪波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油管道停输降温过程是输油管道中最常见的现象,掌握其降温规律对确定安全停输时间、再启动方案和停输检修安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FLuENT软件对水下热油管道停输温降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时刻管内油温及速度的变化,停输后10 h内管内存在自然对流作用,随后逐渐减弱至消失,之后管内油温逐渐下降,至80 h后全管凝结。通过模拟,得到了管内油品的温降过程,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辽河油田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探讨
    黄鹤
    2009, 16(2):  1. 
    摘要 ( )   PDF (1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辽河油田正在开展的三次采油技术进行相关的经济评价方法研究及探讨.提出采用“有无项目对比法”进行增量效益经济评价,并从投资估算、成本费用分析、财务经济评价以及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辽河油田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