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 地质勘探 • 上一篇    下一篇

昆北地区储层核磁共振孔隙度偏低分析及校正

吴丰,司马立强,令狐松,姚军朋,田葱葱   

  1. (1、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610500;2、中油测井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1)
  • 出版日期:2014-04-25 发布日期:2014-12-03
  • 作者简介:吴丰(1983-),男,讲师,2001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11 年毕业于该校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油气田测井理论与技术、测井地质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基金资助: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柴达木盆地高原咸化湖盆油气藏测井评价技术攻关”(2011E-0305)
     

  • Online:2014-04-25 Published:2014-12-03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储层的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岩心核磁共振孔隙度均低于岩心氦孔隙度,这种现象导致核磁共振测井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对该研究区的横向弛豫时间、岩心铸体薄片、X 衍射、重矿物研究,研究发现,核磁共振孔隙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花岗岩、变质岩岩屑组分中存在大量顺磁性矿物(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此时,横向弛豫时间分布转化的视孔径分布会发生畸变,将其与压汞孔径分布放在同一坐标轴中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差异部分进行补偿校正,即可重新组构核磁共振孔隙度曲线。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顺磁性, 孔隙度, 孔径分布, 测井, 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