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 油藏工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边底水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刘泉海1,罗福全1,黄海龙1,李秋言2,王 博1   

  1. 1.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4;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 102249)
  • 出版日期:2017-12-25 发布日期:2018-01-10
  • 作者简介:刘泉海(1962—),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长庆石油学校油气开采专业,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床、岩石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与管理工作。
  • 基金资助: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水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南堡陆地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B-1113)

  • Online:2017-12-25 Published:2018-01-10

摘要: 为探索冀东油田高浅南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制适应油藏条件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利用均质岩心模型和3层非均质岩心模型开展化学驱驱油实验,对该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的能力较强,浓度为0.3%时油水界面张力即可达到10-3mN/m数量级,拥有很强的提高驱油效率的能力;该表面活性剂对高浅南油藏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可在水驱基础上继续提高采收率15.00个百分点。研究认为,对于冀东油田高浅南油藏,采用单一表面活性剂驱采收率提高幅度较小,而采用调剖堵水+表面活性剂驱技术对提高采收率有明显效果。建议对于非均质性较弱的油藏,提高采收率应以提高驱油效率为主,对于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提高采收率应以提高波及效率为先。该研究结果对同类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化学驱, 非均质油藏, 超低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调堵+表面活性剂驱, 冀东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