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 地质勘探 • 上一篇    下一篇

姬塬地区长4+5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高永利1,王勇2,孙卫3   

  1. (1.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 西安   710200  3.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9)
  • 出版日期:2014-02-25 发布日期:2014-09-02
  • 作者简介:高永利(1964-),男,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1ZX05044)

  • Online:2014-02-25 Published:2014-09-02

摘要: 针对姬塬地区长4+5储层特征研究不足,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和电子探针等多种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对姬塬地区长4+5砂岩主要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是溶蚀作用,累计增加孔隙度0.9%,对储层孔隙性改善不足;破坏性的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分别累计减少孔隙度13.6%和19%;该区成岩作用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成岩作用序次整体上为:石盐、早期绿泥石—早期方解石—石盐溶解—石英加大、自生高岭石、长石溶蚀—伊利石、晚期方解石、白云石。对成岩作用特征的详细研究对深入认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而为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集空间, 孔隙演化, 长4+5储层, 姬塬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