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 地质勘探 • 上一篇    下一篇

渤中西洼东三段烃源岩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涛,李慧勇,胡安文,王明春,赵书铮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2)
  • 出版日期:2017-12-25 发布日期:2018-01-10
  • 作者简介:江涛(1982—),男,高级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2008年毕业于该校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面的工作。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大中型油气田地质特征”(2011ZX05023-006-002);中海油有限公司科研项目“渤海西部海域断裂体系与控藏研究”(YXKY-2015-TJ-02)

  • Online:2017-12-25 Published:2018-01-10

摘要: 渤中西洼东营组烃源岩埋深较浅、成熟度相对较低,其生烃潜力一直未受重视。为了明确东营组烃源岩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对东营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油源对比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认为:渤中西洼东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在埋深大于3500m的东三段有机质成熟度Ro>1.0%,达到了生油高峰,是渤中西洼重要的烃源层系。通过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东三段烃源岩原油主要环绕渤中西洼主洼槽呈环带状分布。断层、砂体是渤中西洼东三段烃源岩有效的输导体系要素,主要发育烃源岩-断层、烃源岩-砂体、烃源岩-砂体-断层复合接触型3种油气高效输导类型。根据烃源岩的发育特征,结合输导体系与烃源岩的配置关系研究,认为东三段主要为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模式。在渤中西洼的北部,东营组烃源岩可以作为浅层油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油气主要通过沟通东营组烃源岩的大断裂垂向运移至浅层成藏,因而浅层油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东三段烃源岩生排烃能力及油气成藏模式的重新认识,对该区深化勘探及目标区的优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烃源岩, 成藏模式, 勘探潜力, 东三段, 渤中西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