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 2019, Vol. 26 ›› Issue (6): 46-51.

• 油藏工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洛伦茨曲线评价水驱油藏驱替均衡程度

刘音颂1,2,赵宇璇1,杨二龙1,2,闫伟3   

  1. 1.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2.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 出版日期:2019-12-25 发布日期:2021-03-31
  • 通讯作者: 杨二龙(1976—),男,教授,1999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2008年毕业于该校油气田开发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油气田开发渗流理论研究工作。
  • 作者简介:刘音颂(1980—),女,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1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三次采油及油田污染物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孔隙变形的致密油储层基质-裂缝系统渗流机理研究”(51574085)

  • Online:2019-12-25 Published:2021-03-31

摘要:

针对水驱油藏开发过程中无法有效定量描述驱替均衡程度的问题,利用高台子油层各井动态指标和小层纵向上的注采关系占总体的比重情况,绘制相应的洛伦茨分布曲线,得到用于量化评价油藏平面、纵向驱替均衡程度的“开发均衡指数”,该值小于0.4时驱替程度相对均衡。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评价二次开发前后水驱油藏的驱替均衡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区采出情况均衡指数降低了0.1615,含水情况均衡指数降低了0.0950,整体驱替均衡程度达到了相对均衡的水平,但纵向上仍差异悬殊。建立的洛伦茨曲线评价驱替均衡程度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单井产能差异所造成的驱替不均衡情况,准确度高。研究成果为二次开发水驱油藏的驱替均衡程度评价提供了定量标准。

关键词:

洛伦茨曲线, 二次开发, 均衡驱替, 开发均衡指数, 效果评价, 高台子油层

Key words: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