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滩坝砂勘探现状与储层基本特征分析 

刘 磊1,朱博华2,3,刘显太1,郭迎春1,张军华2   

  1. (1.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 东营 257015;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青岛 266580;3.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4)
  • 出版日期:2013-10-25 发布日期:2014-08-15
  • 作者简介:刘磊( 1965-),男,高级工程师,1986 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物探专业,现从事地震资料解释与油藏开发工作。
  • 基金资助: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51)

  • Online:2013-10-25 Published:2014-08-15

摘要: 滩坝砂油气藏是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在中国各大含油气盆地中都有发现,尤其在东营凹陷,已勘探发现了大面积滩坝砂油藏。尽管如此,中国滩坝砂勘探程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低的,许多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在大量文献调研、理论模型研究和多个工区实际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对滩坝砂储层的地质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特征做了客观、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①地质因素是影响滩坝砂沉积发育的首要因素;②测井曲线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对滩坝砂储层识别比较有效的有SP、GR和电阻率等测井曲线,作为微电位和微梯度电阻率的差值,微电极测井也是常用的描述手段;③地震方法目前已经广泛使用,且应用效果明显。对于滩坝砂储层来说,“弱中见强”是主要地震相特征,无论是理论模型还是实际研究都说明波形特征相对频率特征要好;古地貌对于确定滩坝砂发育区域非常有效,因为滩坝砂大多是岩性油气藏,构造上不利、较深的缓坡带也应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地震分辨率是制约滩坝砂勘探精度的瓶颈问题,进行目标处理并尽量消除盖层的影响,是解决滩坝砂弱反射特征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