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 油藏工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考虑流体分布差异的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方法

谷建伟1,孔令瑾1,刘志宏2,魏 明2   

  1. (1. 中国石油大学,山东 青岛 266580;2.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 东营 257015)
  • 出版日期:2015-04-25 发布日期:2015-11-10
  • 作者简介:谷建伟(1971-),男,教授,1993 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油藏工程专业,2005 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油气田开发教学科研工作。
  • 基金资助: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整装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2011ZX05011-002)

  • Online:2015-04-25 Published:2015-11-10

摘要: 针对目前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方法没有考虑注采井间油水分布特征的问题,采用一维两相水驱油理论,考虑注采井间油水分布差异的影响,引入油水视黏度概念,运用积分方法计算油水视黏度,导出了考虑油水分布特征后的无因次采液指数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对准确评价高含水油藏开发效果有指导意义。 实例计算表明,由于考虑了注采井间油水分布的影响,利用平均视黏度计算的无因次采液指数数值,在相同的含水条件下要高于目前常用方法计算的无因次采液指数,最大差异可达 30%。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水分布, 无因次采液指数, 视黏度, 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