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 油藏工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沁水盆地二氧化碳埋存潜力评价模型

姜凯1,2,李治平1,2,窦宏恩3,曹振义1,2,洪垚1,2   

  1. 1.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 出版日期:2016-04-25 发布日期:2016-11-30
  • 作者简介:姜凯(1990-),男,2013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碳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CCUS)和油藏工程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973”项目“二氧化碳减排、存储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研究”(2011CB707302);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新一代油藏数值模拟软件”(2011ZX05009006)

  • Online:2016-04-25 Published:2016-11-30

摘要: 为了确定沁水盆地二氧化碳驱煤层气(CO2-ECBM)的增产潜力和煤层CO2的埋存量,通过对已有埋存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的分析,依据煤层气的不同赋存状态将埋存量分为吸附埋存量、溶解埋存量和矿化埋存量,根据中国煤层气“三低一高”的特征和勘探开发现状,认为适合埋存CO2的煤层埋深在1 000 m以上,并给出了考虑探明率、CO2CH4置换比、采收率、灰分、水分、有效孔隙体积、含气饱和度等因素的埋存潜力评价新方法。沁水盆地的评价结果表明:CO2驱可增加煤层气可采储量1 696×108m3,CO2可埋存量为4.5×108t,考虑经济和技术水平CO2可埋存量为1.4×108t,表明沁水盆地有较大的CO2-ECBM应用潜力和CO2埋存潜力。该研究可为其他地区二氧化碳埋存评价提供借鉴。

关键词: 煤层气, CO2埋存, 潜力评价, CO2与CH4置换比, 沁水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