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7-02-25
    地质勘探
    三塘湖盆地条3井稠油形成条件分析
    孙红军 张厚福 李晓光
    1997, 4(2):  1. 
    摘要 ( )   PDF (4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从盆地构造发育史和沉积演化特征入手,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油气藏动态分析的方法,对条3井稠油的烃源岩、油气运移通道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目的分析三塘湖盆地条3井稠油的形成条件,为盆地今后的油气勘探指明方向。结果三塘湖盆地条3井稠油来自盆地东部的二叠系烃源岩;区域不整合面和逆冲断裂系统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早期及同期形成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晚期较弱的构造活动为油气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结论三塘湖盆地目前勘探的方向,一是衣盆地东部二叠系烃源岩沉积中心与条3井间的运移通道附近;二是在盆地南部与条3井北断层相当的逆冲(掩)断层下盘。
    中国煤层甲烷可采资源量及当前主要勘探区
    关德师
    1997, 4(2):  1. 
    摘要 ( )   PDF (2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通过分析中国煤层甲烷的资源构成,同时考虑资源品位、地质、开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估算出中国煤层甲烷当前可采资源量。目的指出中国煤层甲烷的主要勘探区及近期大规模勘探开发的区域。结果中国煤层甲烷当前可采资源量为10×10~(12)m~3左右,其中华北地区约6×10~(12)m~3,西北地区约3×10~(12)m~3。结论华北、西北地区是中国煤层甲烷的主要勘探区;而华北地区C—P煤系为近期大规模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
    油藏工程
    对蒸汽驱几个问题的探讨
    岳清山 李平科
    1997, 4(2):  1. 
    摘要 ( )   PDF (2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影响蒸汽驱的主要油藏参数和操作参数,并阐明了蒸汽吞吐与蒸汽驱及蒸汽驱与水驱、聚合物驱的相互关系。目的为了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保证蒸汽驱有效的运作,提高原油采收率。结果影响蒸汽驱开发效果的油藏参数是油层净厚度、原油粘度、含油饱和度、油层非均质性、净总厚度比及油藏埋深;对于适合蒸汽驱的油藏而言,只有在注汽速度床注比、蒸汽干度均高于其临界值时,才能取得好的开发效果;地层原油粘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藏的开发方式,只有当地层原油粘度大于30mPa·s时,蒸汽驱才能比水驱更经济有效。结论在注蒸汽前,应对油藏条件做出充分评估,同时满足蒸汽驱操作参数,通过不同的开发方式评价选取最佳的开发方式。
    热采油藏注采特征曲线的校正及简便处理方法
    张虎俊
    1997, 4(2):  1. 
    摘要 ( )   PDF (3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利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实际注采资料,对计算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原油可采储量与采收率的注采特征曲线,进行有效的校正。目的确定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原油采收率和可采储量。结果求解了校正系数C的方法;校正后的注采特征曲线为一条三参数注采特征曲线,累积注汽量与累积产油量之间里半对数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全过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已开发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经济评价
    谢培功 杨丽
    1997, 4(2):  1. 
    摘要 ( )   PDF (3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法,对齐平1井进行动态历史拟合与生产预测,并从钻井成本、地面建设费用、税收及油价等方面.对已开发稠油油藏─—齐40断块的齐平1井及其假设直井进行经济评价。目的利用水平井技术改善已开发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结果水平井的投资为直井的3.35倍,产油量为直井的3.29倍,按油价1020.0元/t计算,净现值是直井的5.04倍。结论在目前钻井成本和油价条件下,利用水平井开发已开发稠油油藏,必须争取部分优惠政策。就辽河油区而言,每生产1t油减免47.2元,则可盈利;而直井即使每吨油税金全部减免,仍然亏15.9元。
    锦91块稠油油藏侧钻水平井设计方案敏感性分析
    郭月
    1997, 4(2):  1. 
    摘要 ( )   PDF (4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辽河油区锦91块侧钻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进行敏感性分析。目的利用侧枯水平井开采剩余油。结果在束缚水饱和度为35%,初始含水饱和度小于40%的区域开采效果比较好;在油层底部五分之一层段内钻水平井可以充分发挥水平井的优势[1];在采液量与水平段长度的关系中,若排液能力为先决条件,当采液量50m~3/d、水平段长65m或采液量100m~3/d、水平段长200m时,可达到最佳开采效果;水平段长度确定后,在生产初期适当提高排液能力,经济指标还会有所提高。结论利用侧钻水平井开采锦91块井间剩余油前景乐观。
    钻采工艺
    孤东油田九区西块稠油油藏开采特点初步研究
    郭雄华 冯海船 王建峰
    1997, 4(2):  1. 
    摘要 ( )   PDF (2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根据孤东油田九区西块原油粘度及井网分布状况,选择不同的开采工艺,另外,在蒸汽吞吐井生产末期挤入降粘剂来提高周期产油量,并应用化学添加剂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目的选择适合各单井的稠油开采新工艺,提高开井率,并试验应用蒸汽吞吐配套新工艺延长生产周期,提高周期产油量。结果试验区1993年正式投入开发,至1995年6月底,累积生产原油17.8900×10~4t,累积采出水9.8300×10~4m~3,回采水率123%。结论中、高粘度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初期可采取非注汽工艺与蒸汽吞吐工艺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开采,蒸汽吞吐开发可大大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油速度;固井质量差的老井,开发初期可运用非注汽工艺开采,来提高油井开井率;此外,注汽开发中可选用合适的化学添加剂,来改善开发效果。
    川中地区角51井低渗气层加砂压裂增产的可行性研究
    吴月先
    1997, 4(2):  1. 
    摘要 ( )   PDF (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通过对角51井须四层储层条件的评价及增产潜力的研究,探讨了该层压裂增产的可行性。目的研究川中地区角51须四低渗气层加砂压裂增产的可行性。结果角51井须四层有效储层发育,有天然裂缝存在,纵横向均具人工造缝的有利条件,而且压裂缝高能被控制,增产潜力大、能量足。结论角51井须四层可以进行加砂压裂,压裂时,应先将下部T_3x~4Ⅳ层射孔井段用砂粒坦住,只压裂上部T_3x~4Ⅱ层,以确保最佳填砂效果,充分发挥主要产层T_3x~4Ⅱ的增产潜力。
    稠油井分层配汽工艺技术
    刘喜林 赵忠彦 蒋生健
    1997, 4(2):  1. 
    摘要 ( )   PDF (3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针对油井各小层油层物性的差异,将油层物性相近的小层划为一个注汽单元,各注汽单元之间用热力封隔器封隔开,然后采用蒸汽分配器对各单元进行定量注汽。目的解决高周期吞吐后,渗透性好的油层在注汽时重复利用,而渗透性差的油层在注汽时吸汽量较少或不吸汽,从而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和产油量下降的问题。结果1995年在欢喜岭油田齐40块共进行了3口井的分层配汽工艺试验,有效率达100%,累计增产原油2036.1t。结论分层配汽工艺可以做到在注汽时一次管柱按地层需要合理注汽,既发挥中、低渗透层的作用,又发挥高渗透层的剩余能量,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
    试验研究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高温高压下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
    李之潜 艾敬旭 戚学信
    1997, 4(2):  1. 
    摘要 ( )   PDF (2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针对河南油田稠油油城回来水率低、提高排液量难度大等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小层,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储层敏感性室内试验研究。目的保护油气层,充分发挥其潜力。结果提出了注蒸汽吞吐各生产环节中相应的油层保护措施,改善了稠油注蒸汽的吞吐效果。结论通过对80取口井32块样品的速敏性、水敏性、碱敏性以及正反向流动试验,取得了对储层粘土敏感性的定量认识。认为注入、采出液强度应限制在速敏极限值以下;周期采油过程中,高温期排液量不宜过大,中低温期配合降粘助排措施,适时强化排液;严格标定入井液的pH值,禁止不合格的化学剂溶液入井,避免碱敏作用对储层的伤害。
    低渗油田改善注水效果实验研究
    李春兰 贺刚
    1997, 4(2):  1. 
    摘要 ( )   PDF (2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根据低渗透油田普遍存在注水困难,地层压力下降快,油井产量递减快等问题,对辽河油区曙光油田进行了一系列注水评价实验。目的寻找注不进水的原因,考察地层对盖度、酸碱度、机械杂质、防膨剂的敏感性,确定地层堵塞的原因。结果改善了注水井的污染,控制了注水水质,提高了地层的渗透性。结论注入水中的机械杂质可能是地层污染的主要原因,定期进行反排可大大改善污染情况,在注入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对改善地层渗透性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储运与加工
    油罐油品温降与加热的计算
    张维志 臧惠民 于景奎
    1997, 4(2):  1. 
    摘要 ( )   PDF (2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综合各种油罐油品温降与加热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情况的温降及加热计算公式。目的针对联合站热化学沉降罐和外输油罐的油品加热及冷却温度进行计算比较,确定出经济合理的加热方式。结果储油罐维温效果好子升温效果。结论对油罐温度计算精确度高,适用范围广。
    科技信息
    稠油电磁热采方法
    范江 李永革
    1997, 4(2):  1. 
    摘要 ( )   PDF (2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稠油开采中的泡沫油流
    彭峰 伊培荣
    1997, 4(2):  1. 
    摘要 ( )   PDF (3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