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潜山油藏CO2重力混相驱作用机制与驱油实验
郭发军, 梁飞, 陈洪, 齐桓, 曾庆桥, 王睿思, 李宜强, 吴永恩
特种油气藏
2025, 32 (1):
98-105.
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25.01.011
针对冀中坳陷八里西裂缝型潜山油藏实施CO2重力驱作用机理不明的问题,综合考虑储层特征及开发现状,开展注气膨胀、岩心驱替及核磁扫描实验,探讨储层流体与CO2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油藏底部注水后实施CO2重力驱效果,明确孔、缝储集空间内原油的动用规律。研究表明:注入CO2后,原油黏度降低57%,体积膨胀1.83倍,CO2具有较好的原油降黏膨胀效果;PVT实验结果表明,水相的存在几乎不影响原油与CO2间的相互作用;在油气传质过程中CO2可萃取、抽提出油中的C2—C12组分,利于轻质组分的采出,较重组分(C10—C36+)滞留其中;油藏底部注水后实施CO2重力驱能够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油气传质程度与注气速度均会影响驱油效果,油气传质程度越强、注入速度越低,越能发挥CO2萃取、抽提与溶解能力,充分动用连片剩余油以及与CO2未直接接触的剩余油;根据核磁实验结果可将储集空间划分为孔隙空间和裂缝空间,与CO2非混相驱相比,水驱后CO2重力混相驱能够提高基质与裂缝中原油的采出程度,混相驱2.0倍孔隙体积后,基质部分采出程度为49.3%,裂缝部分采出程度为99.3%。现场实践表明,顶部注CO2重力混相驱油是八里西潜山油藏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接替开发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