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2-25
    地质勘探
    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解释
    李伟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岩心、测试资料为依据,测井资料为基础,运用地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及地震反演技术,开展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储层特征研究;利用波形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粗面岩储层平面含油气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认为:本区粗面岩可分为粗面岩、粗面质火山岩等5种类型;岩石具斑状结构,块状或气孔状构造;岩相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2种类型;岩体上部和边部的物性好于下部和岩体中心;储集空间具原生和次生2种类型;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岩相、构造应力和风化淋滤作用等.本文所建立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可有效解释储层参数,应用生产实践后效果良好.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气藏盖层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付广  薛永超  付晓飞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研究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气藏盖层空间发育特征及微观封闭能力的基础上,对其封盖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认为:较好盖层的平面分布控制着天然气藏的分布;登二段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期与侏罗系气源岩的大量排烃期的匹配关系好于泉一、二段;深层气藏盖层对天然气成藏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起到了控制作用.
    人工神经网络在低阻油层识别上的应用
    杨庆军  邓春呈  杨永利  鲁国普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阻油层作为一种非常规储层,其含油性受多个因素影响.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评价低阻油层有很大的困难.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自学习、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特点.本文利用BP模型,结合低阻油层的电性特征,成功地对河南油区下二门油田的低阻油气层进行了识别.
    永北地区砂、砾岩油藏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开发实践
    于建群  姜东波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永北地区砂、砾岩油藏的勘探开发为例,以井点分析为基础,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地质和试油试采等资料,对主要含油层系沙四~沙三段砂、砾岩体进行整体解剖和综合分析.通过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建立了沙四~沙三段层序地层单元格架,揭示了砂、砾岩体成因类型及其内部结构;应用油气成藏系统理论开展油气成藏体系研究,确定了油气藏类型、控制因素及空间展布规律,建立了符合本区的砂、砾岩体油气成藏模式;最后总结出本区沙四~沙三段砂、砾岩体油藏分布规律,并选择有利目标进行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博兴洼陷高7井特种油气藏成藏特征研究
    王斌  蒲玉国  袁光祥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扩大勘探领域,寻找新型油气藏,丰富碎屑岩盆地的石油地质理论及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理论,本文应用沉积压实研究成果及综合地质分析方法,对博兴洼陷高7井泥岩裂缝含油气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认为:高7井为"砂泥孔缝等压渗储与泥盖"、自生自储型特种油气藏,泥岩裂缝是其成藏的关键;主控因素为岩相与断裂分布;该类油气藏是纯梁油区及东部老油区扩大勘探领域、寻找新型油气藏的重要潜力区,今后应加强对该区的研究工作.
    钱家店凹陷九佛堂组低渗透储层特征研究
    高永富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钱家店凹陷九佛堂组储层低孔、低渗特征,应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化验分析等资料,对其储层的岩性、储集物性及储集空间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钱家店凹陷九佛堂组储层的岩性为一套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很低的陆源碎屑岩(主要为中酸性喷出岩、变质岩岩屑,石英和长石);主要储集空间是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孔,储集物性为低孔、低渗;有利储层位于胡力海洼陷东四家子以北.这一结论为该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运用地震地质信息发现海南8井区灰岩潜山
    王红玉  安艳波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利用地震信息分析地下地质现象、预测其时代和岩性,并指导油气勘探,在滩海地区海南8块获得了成功.古潜山具有捕获油气的有利条件,而储集条件又以碳酸盐岩为最好.所以,海南8井古生界灰岩的钻遇,对滩海地区海南中央低凸起深层潜山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该区寻找碳酸盐岩油气藏奠定了基础.
    油藏工程
    曙一区超稠油油藏综合评价研究
    祝永军  康志勇  李素杰  张爱华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岩心资料,运用统计学原理及测井评价技术,系统地建立了超稠油油藏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及储层岩性划分标准,为曙一区超稠油油层分类评价和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曙一区超稠油油层划分为3类:I类占61.3%,Ⅱ类占33.4%,Ⅲ类占5.3%.运用该研究成果,设计实施的4口热采先导试验井均获成功.运用测井手段评价超稠油油藏可为油藏开发提供可靠的储层参数,对超稠油油藏合理开发、优化射孔井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开发过程中三场耦合的数学模型
    刘建军  刘先贵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岩石力学、渗流力学和传热学的理论为基础,研究油藏非等温情况下流体渗流与岩体变形之间相互的力学作用,建立三场(渗流场、温度场和应力场)及其耦合作用时的数学方程.为研究稠油油藏油气运移规律,准确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流体渗流与岩体变形存在耦合作用;在稠油热采过程中,还要考虑温度场的影响.流体渗流场、地应力场和地温场相互耦合的数学模型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除可用于油藏数值模拟外,还可用于深部地下工程和地热能源的开发.
    孤岛中二中东区稠油油藏提高注蒸汽开发效果研究
    孙建芳  邱国清  石军平  束青林  丛国林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孤岛中二中东区稠油油藏进行提高开发效果研究,以选择合理的开发措施,形成配套的应用技术,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研究结果和现场应用表明:采取相应的堵水提液措施是控制水侵的重要手段;一定量的边水,能补充注蒸汽的能量,有利于提高开发效果.通过实施配套工艺技术,累积增油21.2×104 t,减少作业费用2 699.5 x104元,预计可提高采收率8.4%,增加可采储量24.36×104 t.
    含水率法在沈84块下层系高凝油剩余油饱和度预测中的应用
    赵淑俊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沈84块下层系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实际,利用含水率法对其剩余油饱和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区高凝油藏在平面上含油饱和度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断层边角地带和注采关系不完善地区含油饱和度较高的特点;纵向上主力层段油层底部水淹较重,剩余油饱和度较低,其上部较高.通过该项研究,对该块下层系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有了新的认识,为该块的下步调整提供了有力依据,该方法是预测高凝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有效方法.
    罗151块火成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贾俊山  陈瑞  李岩  黄迎松  刘魁元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罗151块火成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界限,以确定此类油藏合理的开发技术参数,为该类油藏合理、有效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由于火成岩油藏的特殊性,即溶蚀孔洞、裂缝以及粒间孔同时并存,因此应立足于注水开发、机械采油,井网部署应考虑裂缝的发育方向,注水井水线方向应与裂缝方向有一定的角度.对于高压异常油藏,初期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大,地层压力一旦降到静水柱压力以下,向上恢复的难度很大,因此地层压力宜保持在略高于静水柱压力范围内.利用所确定的技术政策界限,在罗151块布井12口(其中生产井8口,注水井4口),平均单井日产油30 t,开发效果较好.
    已探明未动用储量评价方法研究
    宋立新  陈超  赵庆辉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辽河油区未动用储量的现状,应用层次分析和灰色聚类方法,将较落实储量进行分类,以计算出各区块实施产能建设的优选顺序,优选出新区可建产能区块,为辽河油区在一定时期内战略任务目标及年度部署和长远规划的编制提供有力的资源保证.利用该方法优选出了冷603和海南3区块,实施规划井40口,创效益505.31×104元.
    套保稠油油田地层破裂压力的确定
    张英魁  张兆武  韩东升  王绍军  于凯军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层破裂压力是钻井工程、井下作业及稠油油藏热力开采的重要参数.从套保油田的地质、测井资料入手,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和最优算法确定相关参数,计算该油田的地层破裂压力为4.54MPa/m,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1%.
    钻采工艺
    稠油特性及其输送技术研究
    敬加强  罗平亚  游万模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金属杂原子及其赖以存在的载体--沥青胶质对原油粘度的绝对贡献,测定了稠油模拟油的粘温特性及流变特性,分析了稠油高粘度的实质,为稠油节能降耗输送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10~50℃内稠油模拟油呈牛顿流体,其粘度随温度降低及沥青、胶质含量增加而明显增大,稠油高粘的实质在于体系中不同分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胶束结构.通过稀释或膜分离等技术减小稠油大分子结构或降低稠油大分子浓度,将有效降低稠油粘度.
    稠油出砂冷采激励地层出砂技术
    林景禹  陶良军  黄青松  李学义  余朝斌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稠油出砂冷采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即油层能否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激励地层出砂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孔径射孔弹平均入口孔径为17.75 mm,平均穿深为285.5 mm,起爆率、穿孔率达到100%,杵堵率为0;优选出的稠油冷采活化剂具有降粘能力强、洗油率高的优点,在现场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孔径、深穿透、高孔密复合射孔激励地层出砂技术和稠油活化剂诱导地层出砂技术,都具有较好的激励地层出砂和增产效果.
    稠油分注选注专家系统
    张立苹
    2001, 8(2):  1. 
    摘要 ( )   PDF (3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通过对储层物性、油井生产动态、测试、油井射孔、固井等相关资料的分析,以数值模拟计算为手段,结合互层状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的油藏及流体特征,确定了分注选注措施的实施方案.该系统对稠油分注选注工艺的实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经应用于现场,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防污染连续冲砂工艺技术
    田播源  郐凤彩  顾宏伟
    2001, 8(2):  1. 
    摘要 ( )   PDF (3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污染连续冲砂工艺是一种新型冲砂工艺技术.该技术利用封隔器、双层管柱和负压举升装置构成防污染冲砂系统;利用地面液流控制组合阀控制上流和侧流阀的开关,以保证地面不停泵即可连接油管,从而达到防油层污染连续冲砂的目的.经现场13口井(稠油井7口,稀油井6口)验证,该工艺具有施工安全、返速高、携砂能力强、冲砂时间短、不污染地层、连续冲砂的特点,尤其适合井底压力低、漏失严重的各类出砂油井的冲砂作业.
    高凝油油田注水井井下电加热技术研制及应用
    鲁红光  杨长林  陈保钢  占良  杨艳红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凝油油田注水井在注水过程中地层温度降低产生的"冷伤害"问题,研制了井下电加热技术,并进行了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可提高地层温度,提高注水井的注水效果,降低注水压力,提高区块的开发速度;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胜利油区特殊岩性油层伤害机理分析方法及应用
    周永红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胜利油区除砂岩储层外,还有碳酸盐岩、火成岩、火山碎屑岩、潜山变质岩等几种重要的储层类型.这些特殊储层的油层伤害问题十分严重.本文运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方法对油层伤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运用于现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柴油处理技术在油气增产措施中的作用及应用
    熊兆军  陆洪涛  黄本建  贾统权  陈宝宁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水力压裂和地层充填防砂过程中存在油层二次污染,使一些油井增产效果差的问题,从油层伤害机理入手,研制了一种柴油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压裂施工中,单井日增油11.8 t;应用于地层充填防砂中,取得了单井日增油7.8 t的好效果.柴油处理技术在压裂防砂增产措施中推广应用,可起到解堵、降粘和清蜡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保护油气层.
    试验研究
    长岩心注二氧化碳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王进安  袁广均  张军  徐凤廷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所研制的长岩心驱替实验装置,考虑了相似条件对岩心长度的需要,以及多次接触混相其物理化学过程的阶段性和机理的复杂性.该装置可以在油藏条件下实施多种驱替实验,这些实验包括:水驱或气驱二次采油实验;利用注入溶剂(如氮气、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等)或注入聚合物、胶态分散凝胶等化学驱油剂开展三次采油动态室内模拟实验研究.该装置岩心长为2 m,其工作压力、温度分别为60MPa、150℃.利用该实验装置成功地进行了注二氧化碳驱替实验,得到了文184块油藏流体在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油过程中的压力、采收率和相态变化等重要参数.
    常规岩心夹持器在低渗储层渗流特征曲线实验中的局限性
    高旺来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正确研究和认识低渗储层的渗流特征,通过分析和实验来研究测量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曲线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常规岩心夹持器在测量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曲线过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若保持围压与岩心进口端压力差不变,不能保证整个岩心实际承受的净围压不变,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曲线实验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带来的影响.
    湿式燃烧的实验研究
    蔡文斌  谢志勤  王霞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火烧油层燃烧管物理模拟技术,对胜利油区河口油田稠油进行了湿式燃烧实验.研究了湿式燃烧条件下的燃料消耗量、视氢碳原子比、燃烧前缘推进速度和空气需要量等参数,以及注水量与注空气的比值对火烧油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式燃烧较干式燃烧可以更有效地回收已燃区的热量,并大大降低燃料消耗与空气需要量,提高了采收率.通过湿式燃烧的实验研究,为火烧油层在现场进行湿式燃烧实验提供了设计参数.
    稠油井新型高温固砂技术实验研究
    刘应学  凌建军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稠油井防砂存在的成本高、对地层损害严重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出了一种新型树脂就地固砂技术.其固砂液具有固化时间可调、固结强度高、对油层损害小、稳定性好等特点,热稳定温度可达370℃.室内采用井筒模拟器对直接注入法和蒸汽携带法2种注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固砂液性能可靠,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用于稠油井蒸汽吞吐热采防砂是可行的.
    科技信息
    利用IPR方程预测长裂缝油藏水平井及直井产量
    许房燕  张永昭
    2001, 8(2):  1. 
    摘要 ( )   PDF (2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得克萨斯州斯普拉贝里带油田发现于1949年,被认为是世界上较大的油田.该油田储层的主裂缝走向为北东~南西向,裂缝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之比为144:1.强烈的渗透率非均质意味着井间可能存在较长的天然连通裂缝.但目前分析长裂缝流动特征的方法都不可靠.……
    俄罗斯天然沥青和超稠油的工业储量及其开采前景
    康英丽  任飞
    2001, 8(2):  1.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据国际能源组织预测,到2010年,世界原生能源的需求将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被认为开发前景最好的是天然沥青和超稠油.本文所论述的即是俄罗斯天然沥青和超稠油的工业储量及其开采前景.……
    环境保护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建立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王铁义  裴志东
    2001, 8(2):  1. 
    摘要 ( )   PDF (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推广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论述做好该项工作的几个条件.通过建立和实施ISO14001体系,增强了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和企业的竞争力;节约了能耗,改善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总结经验,进一步坚定搞好体系推广工作的信心,提高环境管理工作水平.
    综述
    世界稠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于连东
    2001, 8(2):  1. 
    摘要 ( )   PDF (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世界稠油资源及近年来国内外稠油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稠油开采技术包括热采(蒸汽吞吐、蒸汽驱、火驱、SAGD、FAST、SAGP等)和冷采技术(碱驱、聚合物驱、碱加聚合物驱、化学吞吐、露天开采、螺杆泵携砂开采等).应根据油藏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开展稠油热采和冷采技术,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