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 地质勘探 • 上一篇    下一篇

致密砂岩储层多尺度裂缝渗透率定量表征及开发意义

唐雁刚1,张荣虎2,魏红兴1,王俊鹏2,王珂1,2   

  1. 1.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  库尔勒  8410002.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 出版日期:2018-10-25 发布日期:2019-01-14
  • 作者简介:唐雁刚(1981—),男,高级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现从事油气勘探研究工作。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前陆冲断带储层改造机制与地质评价”(2016ZX05003-001)、“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带评价”(2017ZX05001-002)

  • Online:2018-10-25 Published:2019-01-14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尺度裂缝的渗流能力及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根据裂缝尺度,将库车坳陷克深5气藏的裂缝划分为4个级别,分别计算了每个级别裂缝的渗透率,并分析了裂缝线密度、有效开度对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开发井位部署的有利区域。研究表明:Ⅰ级裂缝的线密度为0.10条/m,平均有效开度为1.0~3.0cm,渗透率为8300.0×10-3~225000.0×10-3μm2Ⅱ级裂缝线密度为0.21条/m,平均有效开度为1.5mm,渗透率为59.1×10-3μm2Ⅲ级裂缝线密度为1.00条/m,平均有效开度为0.4mm,渗透率为5.3×10-3μm2Ⅳ级裂缝线密度小于1.00条/m,平均有效开度为25.0μm,渗透率仅约1.3×10-6μm2,对提高储层渗透率的贡献较小。依据裂缝渗透率的计算公式,结合不同尺度裂缝线密度、有效开度与渗透率的对比表明,裂缝线密度与产能并不一定成正比,裂缝有效开度对产能的影响更大,因此,在裂缝性储层评价中应将裂缝有效开度作为一个重要参数。克深5气藏背斜西侧裂缝充填程度较高,有效开度较小,产能较低;而背斜东侧的裂缝充填程度较低,有效开度较大,产能较高,应作为后续开发井部署的重点区域。研究结论可为克深5气藏开发井位的部署提供地质依据。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多尺度裂缝, 渗透率, 定量表征, 克深5气藏, 库车坳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