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特种油气藏
首页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
期刊荣誉
期刊编委
编委组成
编委简介
本刊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术前沿
前沿技术
现场应用
石油学人
学术名家
专业沙龙
作者园地
注册登录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伦理声明
同行评审制度
出版伦理与出版弊端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主任信箱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被引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版权信息
创刊时间:1994年(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承办单位: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编辑出版:《特种油气藏》编辑部
印 刷:辽河石油报印刷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辽宁省盘锦市邮政局
邮发代号:8-173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1504
地 址: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电 话:0427-7823579;0427-7820262
邮 编:124010
投稿网址:www.sogr.com.cn
中国标准连
续出版物号
:
ISSN 1006-6535
CN 21-1357/TE
广告许可证号:211100100026
友情链接
更多...
万方论文检测系统
当期目录
1994年 第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4-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地质勘探
超稠油层的测井解释方法
王良琼 张胜文 李能根
1994, 1(1): 1.
摘要
(
)
PDF
(3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测井信息,按储集层岩性、物性研究超稠油层的解释模型和解释方法,给出了储集层的泥质含量、地层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渗透率等项的计算方法和方程;利用计算的原油重量百分比与水重量百分比重叠,判断岩性及油层级别。文内给出了测井数字处理程序,应用该程序处理的几百口井。经108层试油。其符合率达95.5%,为超稠油油藏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江汉盆地拖市油田低渗透油藏储层特征——古物理化学特征分析
罗蛰潭 倪师军 王绪本
1994, 1(1): 1.
摘要
(
)
PDF
(5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镜质体反射率积分法计算地层平均古地温梯度,实验测定硬石膏包裹体“均一”温度,应用声发射(AE)Kessier效应确定古构造应力场,由CO_2浓度法计算古流体压力(P_1);同时,对裂缝充填物进行了热释光与中子活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岩过程中,硬石膏和方解石所处的温度、压力及化学环境接近或类似于现代储层物理、化学环境;裂缝中硬石膏脉体呈分接段沉淀特征;裂缝充填物质主要来自于泥岩。
油藏工程
稠油层岩石热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蒋志刚 蔺玉秋 佟铁汉
1994, 1(1): 1.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辽河油区稠油油藏实测资料,通过优选方法,对国外计算岩石热物性参数的经验公式中常、系数进行修正及调整,得到了符合辽河油区稠油油藏实际情况的计算其岩石热导率和比热容的经验公式。
稠油蒸汽驱阶段最佳采注比和最佳注汽速度确定方法的探讨
相天章 赵洪岩 齐立明
1994, 1(1): 1.
摘要
(
)
PDF
(2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辽河油区稠油蒸汽驱数值模拟结果,总结出蒸汽驱阶段油汽比和采出程度随采注比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满足经济界限前提下的最佳注汽速度和最佳采注比的确定方法,可供现场应用参考。
孤岛油田稠油油藏井网优化研究
凡哲元 段昌旭
1994, 1(1): 1.
摘要
(
)
PDF
(4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数值模拟对孤岛油田合理井网密度、井网加密时机、井网类型以及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孤岛油田以300m井距井网开采,其采收率较高,经济效益最好;分阶段布井开发,在稀井网开发的基础上加密井网优于一次性采用密井网开发;油水粘度比不同,加密时机不同,其采收率不同;对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加密井网开发效果较好;采用强化的注采系统开采,水驱控制程度高,最终采收率高。
辽河外围盆地低渗透油藏早期开发设计的探讨
于军 赵启双
1994, 1(1): 1.
摘要
(
)
PDF
(4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透、特低渗透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划分标准。前苏联和国内部分学者将空气渗透率小于50×10~(-3)μm~2的储层称为低渗透。针对我局外围中生代盆地油藏埋深550~1700m,空气渗透率介于(1~40)×10~(-3)μm~2之间等油藏地质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了在外围低渗透油藏早期开发设计与评价中,确定150~200m开发井距、适时补充能量的开发方式、一套或两套开发层系及4~9t/d的单井生产能力等主要开发指标与参数的探讨方法,并从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经济评价角度加以分析论证。实践证明,我们确定的方法是可行的。
钻采工艺
稠油注汽管柱配套工具及系列化研究
赵廷成 任凤云 李凤春
1994, 1(1): 1.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油区经过一年的稠油注汽管柱配套工具及系列化研究,先后改进并研制出了四种型号的金属密封封隔器;两种规格的高强度伸缩管和高效隔热套;并完善了汽驱封隔器的座封和解封机构,使注汽管柱及配套工具结构更趋于合理,适应性更强。针对不同注汽井情况,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注汽管柱和相应的井下工具,实现了技术配套及系列化。
稠油先期防砂井铅封接头的改进
张绪杰 王立文 荣耀森
1994, 1(1): 1.
摘要
(
)
PDF
(2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稠油先期防砂井开发技术的发展,辽河油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攻关,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先期防砂井密封接头——NY89型铅封接头。它采用机械剪切销钉咬紧联顶短节后砸铅封,使之膨胀,保证了套管与防砂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的密封。
试验研究
特稠油井筒降粘工艺技术的试验
张瑞伏 岳玉堂
1994, 1(1): 1.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辽河油区冷家堡油田冷43块E_3s_(1-2)段特稠油油藏的井筒降粘工艺研究,提出采用改质法与化学法进行特稠油降粘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生产提供了依据。
高温高压条件下相对渗透率试验流程的方法研究
马春红 相天章
1994, 1(1): 1.
摘要
(
)
PDF
(3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阐述了模拟在高温高压地层条件下,热水驱和蒸汽驱的热水—油、蒸汽—油的两相相对渗透率的测试流程、试验和计算方法。经实际应用,证明所建流程的合理性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储运与加工
辽河油区“三高”热油管道的优化运行
王建卫 周宇飞 王斌
1994, 1(1): 1.
摘要
(
)
PDF
(3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辽河油区的高含蜡、高凝固点、高粘度即简称“三高”原油管道加热输退现状的分析。从技术上提出了热油管道在安全性前提下进行优化运行的原则和方法,以降低输油能托,提高输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日的。并对辽河油区“三高”原油的加热管道输送原油具有实际意义。
科技信息
裂缝油藏的热采机理研究
邱振馨
1994, 1(1): 1.
摘要
(
)
PDF
(3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缝油藏的研究和生产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对天然裂缝油藏的热力开采机理的深入研究,则是近年来的事,是岩心分析、测并技术及油藏模拟模型的发展以及热采工程日益成熟的结果。 目前已开发出多种可支配裂缝油藏热采过程中流体及热量流动的模型及相应控制方程,这些模拟模型可以归为双孔隙度模型(DP)及双渗透率模型(DK)二大类。双孔隙度模型又可细分为三种,包括:标准的双孔隙度模型(DP).多重相互作用的连续介质模型(MINC)及垂向加密模型(VR),可分别适用于各种不同结构及渗流机理的裂缝油藏。 通过许多实例的模拟研究,对影响裂缝油藏热采的因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用水力压裂法开采煤层甲烷气
刘渝 金龙林
1994, 1(1): 1.
摘要
(
)
PDF
(2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世纪初,已经开始在煤层中以不同规模生产了甲烷。但是,因为煤矿中发现的甲烷曾一度被认为是引起煤矿爆炸,危害矿工安全之物.而大部分被燃爆或排放到大气中。近十年来,对其潜在的能源价值给予了极大关注,认为煤层中甲烷气是目前在低渗透率气资源中增长最快,并且在经济上最具有吸引力的资源。据报道.美国含煤盆地的可采气储量达10×10~(12)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