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2-25
    综述
    基于模糊数学的湘中凹陷圈闭评价
    朱 伟,米茂生,曹子剑
    2014, 21(6):  1. 
    摘要 ( )   PDF (11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湘中拗陷是晚古生代南华陆表海盆在湘中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先天成油气地质条件优厚,其中石炭系刘家塘组、石磴子组已发现大量油气显示及工业气流。目前发生气喷井18 口,但岩心检测储层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岩性主要为台盆、三角洲、潮坪相的细粒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泥晶灰岩。储层类型主要是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型,且非均质性较强,成藏条件较为复杂。采用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根据该区生油岩、储集层、盖层及圈闭的权重及其隶属度,建立了模糊数学关系模型。通过数学计算,选取了涟源凹陷的娄底背斜、安坪背斜为本区优势圈闭。同时为进一步勘探湘中凹陷有利成藏区块提供依据。
    地质勘探
    金昌油子洼地区微生物评价应用研究
    袁志华,冯永杰,佘家朝
    2014, 21(6):  6. 
    摘要 ( )   PDF (14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金昌油子洼地区首次应用油气微生物勘探,对工区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微生物数量及活性分析。通过对比地质资料和异常值结果,得出该区油气聚集规律和展布范围,明确了该区油异常值较大,气异常值较小。通过青土井浅油藏与工区内微生物异常值的对比发现,该区油异常值与重力异常值低值区分布范围比较吻合,表明工区内的油气与邻近生油凹陷关系密切,合理直观地分析了金昌油子洼地区的含油气远景。最后讨论了工区微生物异常结果和沉积相、油源等地质综合因素的关系,对潮水盆地侏罗系的勘探有一定指导意义。
    小草湖洼陷西山窑组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刘俊田,王劲松,任忠跃,张 宏,王兴刚
    2014, 21(6):  10. 
    摘要 ( )   PDF (52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草湖洼陷紧邻生油洼陷,随着研究的深入,勘探层系由中侏罗统三间房组向西山窑组拓展,油气藏类型由构造型向构造-岩性型转变,基于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及分析测试等成果,系统开展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该区油气成藏受控于构造、岩性、断层三重因素,南北向左旋走滑断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控制着储集层砂体的平面分布,晚燕山及早喜山期古构造控制油气的运聚及规模;红台—大步构造带东段剩余圈闭多,油气运聚系统良好,砂体发育,是下一步勘探的主要方向。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
    李春华,毛俊莉,杨一鸣,王奎淞
    2014, 21(6):  15. 
    摘要 ( )   PDF (17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认为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古近系深层已具备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古近系的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丰度指标高、热演化程度高,处于大量生气阶段;储集砂体以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为主,砂体单层薄、累计厚度大,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点;沙三段顶部的不整合面构成区域盖层,地层内发育的火山岩层为局部盖层,盖层条件良好;构造演化稳定,以持续沉降为主,深层断裂不发育,保存条件好;钻探证实东部凹陷古近系形成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原生气藏,具有异常高压、致密砂岩普遍含气、没有下倾气水界面等特征。
    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裂缝期次及对渗流的影响
    范存辉,王时林,袁云峰,潘蕾颖,罗惠芬
    2014, 21(6):  19. 
    摘要 ( )   PDF (13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缝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的储层发育和产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结合室内实验测试,对该区裂缝发育特征、期次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该区主要发育构造缝和成岩缝,以大于75°的高角度缝和直立剪切缝为主,裂缝具有宽度小(闭合)、间距大、密度小的特征。储层裂缝形成期次分为3 期,第1 期为成岩缝,多充填泥质或炭;第2 期裂缝为构造缝,形成于嫩江组沉积末期构造运动,常见方解石充填;第3 期裂缝也为构造裂缝,形成于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反转运动,充填程度低。受现今应力场的影响,近EW 裂缝的张开度大、渗透率高,是布置开发井网时优先考虑的方向。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同组系裂缝渗透性的动态变化各不相同,要及时进行相应的井网调整。
    滇东北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蒋天国,刘胜彪,孙 雄,毛 林
    2014, 21(6):  23. 
    摘要 ( )   PDF (30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沉积演化和源岩空间展布规律来分析滇东北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表明,滇东北地区龙马溪组厚度自南东向北西逐渐增大,黑色页岩厚度为20~120 m,其中TOC>2. 0%的黑色页岩厚度占黑色页岩总厚度的62. 16%;TOC 含量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加,在盐津县及威信县地区普遍高于2%,在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中TOC 数值最大;由底到顶,黏土矿物、碳酸盐岩含量总体降低,石英含量逐渐增加;过渡孔及微孔为页岩孔隙的主要部分,发育有粒内孔、粒内溶蚀孔、晶间孔和粒间孔等类型。建议以盐津县为勘探开发重点区域,威信县次之,且均以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为主要目标。
    高邮凹陷断阶带古新统断裂特征与形成机制
    王 力,胡 斌,廖文婷,陈 俊,王小阳
    2014, 21(6):  28. 
    摘要 ( )   PDF (17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运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对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古新统断裂体系进行了系统解析。主边界断层真①和吴①断层均呈现出波状弯曲特征,而次级断层展布则具有分段特征。西段以NEE 向平行断层为主,过渡段主要发育弧形断层,而东段则以近EW 向斜列式断层为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对比研究,阐明了不同类型断裂构造的成因机制。认为真①和吴①断层均是基底断层复活的产物,而不同区段拉伸性质不尽相同则导致了次级断裂的分段特征。
    温米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特征与精细勘探方向
    郭克成,张 琪,贾国强,刘俊田,任忠跃
    2014, 21(6):  33. 
    摘要 ( )   PDF (16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米地区紧邻丘东生烃凹陷,油气资源丰富,油藏类型多,油水关系复杂。经过近20 a的勘探,中浅层剩余的构造型圈闭越来越少,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低,以原有的“构造控藏、层状边水”认识指导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利用现有钻井、测井、地震、试油及分析化验资料,寻找有利的勘探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精细地质研究,认为该区油气成藏受岩性、断裂影响大,且岩性控藏明显,表现为同一构造背景上呈现“一块多藏、一砂一藏” 的油水分布特征,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指出下步精细勘探的主要方向。
    黔西北仁页2 井牛蹄塘组页岩特点及含气评价
    张 鹏,张金川,黄宇琪,王中鹏,邓恩德
    2014, 21(6):  38. 
    摘要 ( )   PDF (18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扬子地区广泛发育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研究表明:牛蹄塘组富有机质段岩性以深水陆棚相黑色炭质页岩和黑色硅质页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总有机碳含量为0. 37% ~11. 83%,变化幅度较大,有机质成熟度为2.01%~3. 11%,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储集空间以微孔和中孔为主,连通性差。利用测井数据、等温吸附实验对页岩含气量进行分析,牛蹄塘组总含气量为0.68~6.04 m3 / t。仁页2 井揭示了黔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具有高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成熟度、含气性较好的特点,表明牛蹄塘组具有较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渤中凹陷西斜坡碎屑锆石特征及物源定量示踪
    余宏忠
    2014, 21(6):  42. 
    摘要 ( )   PDF (19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渤中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东营组的锆石形态特征分析,识别出岩浆成因和变质成因2 类锆石,分别反映了母岩为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物源。在锆石成因分析基础上,采用锆石U-Pb 定年技术,结合区域沉积演化,定量示踪了沙一段、东二下段和东二上段的物源位置及不同的岩性组合。该物源示踪结果对渤中凹陷西斜坡古近系沉积相带的展布以及有利砂体的预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惠民凹陷南斜坡强分割地区地层对比方法
    封东晓
    2014, 21(6):  4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惠民凹陷南斜坡主要含油层位是沙三、沙四段,由于夏口断层的影响,导致了该区的强分割性,地层对比划分难度大,使用单一的对比划分方法效果差,存在多个地层划分方案。对沙三、沙四段分别采用适合其沉积特点的层序理论,利用“V-C 优势法”进行层序精细对比,并通过地震层序、录井岩性、泥岩声波、孢粉化石等多因素相互结合,闭合对比,实现了地层精细等时对比,从而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形成了适合强分割地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综合方法。
    桩海中生界火成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分析
    余卫卫,武群虎,陆友明,刘少斌,杨启浩
    2014, 21(6):  52. 
    摘要 ( )   PDF (28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等技术,对桩海地区中生界火成岩储层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生界火成岩可分为3 类10 种,以中性火成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共2 类7 种,以次生孔隙为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原生储集孔隙形成、风化溶蚀、埋藏构造断裂及烃源岩有机质成熟4 个阶段,主要受岩性、岩相、构造应力作用与风化淋滤、次生矿物充填与压实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认为,有利相带和不利相带边缘控制区、构造活跃区、不整合面附近的区域均为油气成藏有利区带。
    南堡凹陷深层砂质碎屑流储层特征
    吴远坤,陈 吉,王春红,孙爱艳,仲学哲
    2014, 21(6):  57. 
    摘要 ( )   PDF (2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堡凹陷深层Ed—E 期总体上处于较深水的沉积环境,加之埋深大,压实作用强,导致储层厚度薄,油井产量低。运用岩心、薄片等资料对G2 区块沙一段储集岩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优质储层,其砂体展布稳定,单层厚度大,泥质含量低,连通性及储层物性较好,同时,其供液能力强,单井产量高。经分析认为,该类储层是重力流中的砂质碎屑流沉积,南堡凹陷具备发育该类储层的有利条件。
    黔西北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
    刘 冲,张金川,唐 玄,王中鹏,陈 前
    2014, 21(6):  61. 
    摘要 ( )   PDF (15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黔西北地区除少量常规油气井外,基本属于非常规油气空白区。为探明黔西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进行区域调查、钻井和实验测试分析。区域调查显示龙马溪组泥页岩主要分布在黔西北北部地区;实验测试探明了泥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物性特征;现场解吸实验表明龙马溪组泥页岩具有良好的含气性。与美国主要产气页岩相比,黔西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具有更好的生气、聚气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基于地质参数的陆相泥页岩岩相预测
    张 鹏
    2014, 21(6):  65. 
    摘要 ( )   PDF (21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渤南洼陷沙三下泥页岩油气勘探实践,认为有利岩相发育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基础。渤南洼陷储层岩石结构细,岩石类型复杂,有利岩相预测难度大。为明确有利岩相发育区,在对岩相储集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地质参数的岩相预测技术,选取反映岩相差异的地质参数,通过建立地质参数与敏感地震属性的拟合关系表征地质参数的平面分布,再以地质参数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实现岩相的平面预测。有利岩相主要分布在北部洼陷带,预测结果对泥页岩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川盆地下组合水文地质条件与天然气保存
    孙 玮,王晨霞,罗冬梅,秦成明,李智武
    2014, 21(6):  70. 
    摘要 ( )   PDF (14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盆地下组合水文地质条件可以反映天然气的保存条件。利用盆地内部及周缘钻至震旦系灯影组的探井地层压力、水化学等资料,分析了下组合水文地质条件,并进一步探讨天然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由盆地至造山带水文矿化度变低,受地表水影响大,渐变为水冲刷淡化区,天然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差。川中地区天然气保存条件最好,属高压卤水封闭区。据此推断四川盆地下组合的勘探应着眼于盆地内封闭区,而不是周缘造山带,该结论对四川盆地深层下组合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贵州凤冈区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闫高原,朱炎铭,王 阳,周 泽
    2014, 21(6):  75. 
    摘要 ( )   PDF (16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贵州凤冈区野外实地调研,测绘野外露头剖面,并对目的层黑色页岩进行系统采样,利用XRD、压汞、SEM、等温吸附等手段对所采露头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合收集资料及本次测试结果综合研究认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TOC 大于2%,厚度为45. 1 m,R 为2.67%~3􀆰.13%,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孔隙度为0.71%~1.09%,微孔隙比较发育且连通性较好,含气量达1.70m / t,埋深普遍为500~3 500 m,具有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并采用综合信息叠加法,预测马山—复兴—洗马一带为勘探有利区。
    南堡凹陷拾场次凹沙三段优势储层预测技术
    杨国涛,李 娜,吴 鑫,邢文军,姚纪明
    2014, 21(6):  79. 
    摘要 ( )   PDF (23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堡凹陷拾场次凹沙三段为扇三角洲沉积,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异大,有效识别和预测优势储层是精细勘探开发的关键,单一的技术方法无法满足储层预测准确性与精度的要求。以谱反演高分辨率处理成果资料为基础,开展地震属性分析与优选,利用优势储层的敏感属性进行多属性融合与反演,将反演成果作为变量进行地震约束储层建模,最终预测优势储层分布。在南堡凹陷拾场次凹高5 区块的应用研究表明,预测结果与检验井符合率为89. 2%,依据储层预测成果实施的新钻井达到预期目的。
    油藏工程
    普通稠油多层火驱驱替机理及波及规律研究
    龚姚进,户昶昊,宫宇宁,宋 杨
    2014, 21(6):  86. 
    摘要 ( )   PDF (14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油田深层薄互层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深、纵向多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经多周期蒸汽吞吐开发后转火驱开采,其驱替机理和火线波及规律认识难度加大。综合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动态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普通稠油油藏在火驱中升温降黏和增压驱替、高温氧化和低温氧化同时存在,火线在平面及纵向上波及不均匀;同时对火线波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利用注采数据研究岔15 油田井间连通性
    冯其红,陈存良,杨光龙,王 振
    2014, 21(6):  87. 
    摘要 ( )   PDF (1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简单准确地研究复杂断块油田的井间连通性,改进了非线性扩散系数的计算方式,利用斜率关联度法计算注采关联度,克服了注水信号衰减性和时滞性及数据无量纲化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更准确地研究井间连通性。研究表明,修正后的注采信号间关联程度更高,且注采信号间的关联程度越大,井间连通性越好。沉积相分析和示踪剂监测结果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较高的矿场应用价值。
    二氧化碳驱地下流体相态特征研究
    姜凤光,胡永乐
    2014, 21(6):  90. 
    摘要 ( )   PDF (14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国内注入CO 提高采收率开发项目由于矿场试验周期短,对开发机理和气驱油特征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对CO 驱替过程中的流体相态特征研究鲜有报道。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相平衡计算模型和PVTi 流体分析软件包,分析CO 含量对地下流体相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任何CO—原油体系都存在临界点,在临界点的下方,当低于一定温度时,随着CO 注入量的增加,一定压力范围内,CO 与原油体系会出现三相区;同时CO 含量对CO—原油体系黏度及体积膨胀系数有很大的影响,随着CO 溶解量的增加,CO—原油体系黏度降低,膨胀系数增加。该研究可对CO 驱油藏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新疆油田探明未动用稀油储量分类评价方法
    张代燕,何金玉,丁湘华,易任之,丁 芸
    2014, 21(6):  93. 
    摘要 ( )   PDF (11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明未动用储量分类评价方法是确定区块开发序列、降低开发风险、提高开发效益的关键之一。通过对新疆油田探明未动用稀油储量各层块的地质资料研究,设计了“线份比例” 多参数排序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探明未动用稀油储量进行动用潜力排序,结合效益评价分类的结果,优选13 个未开发区安排动用,涉及石油地质储量5 781. 89×10t。2013 年已对其中6 个区块进行了动用,建设产能达到20×10t 以上。该方法针对性、实用性好,为实现新疆油田探明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动用提供依据。
    致密砂岩气井产能评价指数及曲线特征
    蔡振华,胡云亭,杨彩红,张际久,李 强
    2014, 21(6):  97. 
    摘要 ( )   PDF (15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致密砂岩气井缺乏合适的产能评价指标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产能评价指标———IC指数。运用格林函数与纽曼乘积方法,利用摄动方法消除了应力敏感系数带来的非线性,采用裂缝微元理论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利用理论模型对IC 指数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IC 指数曲线特征明显,可以有效区分常规储层和非常规储层。以苏里格致密气田苏6 井区为例,计算了Ⅰ、Ⅱ、Ⅲ类井的IC 曲线,与理论曲线相比特征比较吻合。该成果为致密砂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提供了借鉴。
    非均质油藏水驱前缘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赵 芳,沈 瑞,李兆国,朱圣举,高树生
    2014, 21(6):  101. 
    摘要 ( )   PDF (14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非均质性影响,注水井周围各方向吸水量差异巨大,从而影响了水驱前缘的运动方向。结合岩心组合模型实验及现场取心数据,在贝克莱-列维尔特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非均质油藏水驱前缘计算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王窑地区实际井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水驱前缘的运动方向即井组的优势注水方向为南北主轴东北方向40°、南北主轴西北方向20°,与微地震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误差仅为3%,符合度较高。经过公式预测,注水开发9 a 后井组中w6 井首先见水,后经过2 a
    的开发,w2 井见水,在此基础上针对井网加密调整方案提出相应建议。以均质油藏的计算方法计算同一井组,注水优势方向以及突破时间误差均较大,新的计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致密气藏水平井产能图版及应用
    吕志凯,冀 光,位云生,孙永兵,甯 波
    2014, 21(6):  105. 
    摘要 ( )   PDF (14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提高苏里格气田单井控制储量和采收率、实现规模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根据一点法产能方程绘制了水平井产能图版,利用初期生产数据可快速获取水平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作为气井合理产量的参考指标。通过分析63 口气井的实际生产数据,回归得到平均日产气量与无阻流量之间的关系式,可用于指导气井初期配产。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水平井产能图版,仅需初期生产数据即可快速、直观地估算苏里格气田水平井的绝对无阻流量,误差范围在10%以内;水平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越大,其配产系数越小,二者呈负指数关系。该方法对评价压裂水平井产能、指导致密气藏产能建设有积极意义。
    底水油藏水平井出水位置识别方法
    孙彦春,王群会,张 雷,刘薇薇,王春红
    2014, 21(6):  109. 
    摘要 ( )   PDF (13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底水油藏水平井投产后,底水易沿高渗带突进至井筒,导致油井快速水淹。开展了水平段渗透率分布特征研究,提出均质型、两段型及多段型3 类水平井渗透率分布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建立3 类水平井渗透率分布模式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水平井不同渗透率分布模式下见水位置及其动态响应特征,提出基于渗透率特征的出水位置判别方法。实例对比结果表明,渗透率特征法识别水平井见水位置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流动阶段页岩油气典型曲线分段预测方法
    白玉湖,王小林,陈桂华,徐兵祥,冯汝勇
    2014, 21(6):  112. 
    摘要 ( )   PDF (12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页岩油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预测中理论依据不足的问题,通过分析长水平井多级压裂页岩油气藏的流动阶段,提出了一种页岩油气典型曲线的分段预测方法。在线性流动阶段采用归整化压力和时间平方根的线性模型进行预测,在拟稳态流动阶段采用Arps 递减曲线进行预测,并提出从线性流动阶段到拟稳态流动阶段转换时间的计算方法。针对无生产数据的新区和有生产数据区块,分别提供了分段典型曲线预测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实际页岩气井应用,预测结果和实际数据吻合较好,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磁短节旋转磁场模型在水平井连通中的应用
    程强强,于润桥,胡 博,夏桂锁,程东方
    2014, 21(6):  115. 
    摘要 ( )   PDF (12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Matlab 软件仿真了磁短节旋转磁场模型产生的磁场强度信号,在该模型基础上反演得到了方位角、井斜角的计算公式。设计并制作了可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偏转的机械旋转装置,用于模拟现场钻井时钻头带动磁短节的旋转。利用机械旋转装置在地面上模拟了地下2井连通过程,测量了水平角和方位角。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测量的磁场强度信号在经过滤波消除噪声干扰后与磁短节旋转磁场模型一致,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方位角与井斜角的测量误差在38 m 内不超过0. 4°,可满足连通时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基于磁偶极子的磁短节旋转磁场模型对提高水平井连通的中靶率和煤层气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适合页岩气固井的洗油隔离液的研究与应用
    刘 伟,刘学鹏,陶 谦
    2014, 21(6):  119. 
    摘要 ( )   PDF (11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清洗页岩气水平井中的油基钻井液,提高固井后水泥环与环空双界面的胶结质量,开展了室内洗油冲洗隔离液的研究。采用化学清洗与物理冲刷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协同作用,研制出具有润湿、清洗、隔离、防塌等功能的LWG 洗油隔离液,可迅速清除环空壁面的油基钻井液,产生较高的内摩擦力和液相黏度,实现任意加重,利于清除黏稠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防止因水基隔离液用量大而导致的页岩坍塌问题。该隔离液满足了不同页岩气井况的固井要求,已成功在10 余口页岩气水平井固井现场得到应用,主要油气层位固井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质率达80%以上。
    纤维素压裂液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段瑶瑶,明 华,代东每,杨战伟,吕 杨
    2014, 21(6):  123. 
    摘要 ( )   PDF (1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苏里格气田统33 区块致密砂岩气藏的特点,开展了新型纤维素清洁压裂液体系研究。研制纤维素改性技术和特效交联剂,解决了以往纤维素压裂液体系的稠化剂溶解慢、交联冻胶耐温能力有限和破胶降解难的问题,形成了适合该区块的低成本低伤害压裂液体系。实验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防膨性能和助排性能,破胶快速彻底、无残渣,岩心伤害率仅为13. 2%。2013 年在苏里格气田统33 区块现场应用4 口井, 施工成功率达100%,破胶液返排速度快,最终返排率高,试气无阻流量均值约为低浓度压裂液井试气无阻流量均值的2 8 倍,为致密气藏低伤害高效改造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低渗透油藏应力敏感评价新方法
    许 涛,黄海龙,修德艳,康海军,孙红桃
    2014, 21(6):  126. 
    摘要 ( )   PDF (1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按照行业标准SY/ T5358 中方法进行油藏应力敏感评价,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原因为实验条件与油藏条件存在差异。以高深南区沙三2+3 油藏为例,利用压力等效方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渗透率比值分类平均拟合,预测油藏条件下渗透率比值随地层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该油藏应力敏感属于由弱到无,而采用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为中等偏弱;储层岩石在一定条件下为非弹性形变,存在不可逆渗透率损害率。指出了行业标准SY/ T5358存在缺陷的原因,为制订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奠定了基础。
    钻采工程
    火驱移动式电点火技术研究
    刘 利,张福兴,杨显志,于晓聪,张成博
    2014, 21(6):  130. 
    摘要 ( )   PDF (14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烧油层是稠油油田开发后期有效的开发方式之一,其成功的关键是油层能够实现高效点火。与其他点火方式相比,电点火方式因其高温、易控、高效而备受青睐。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外径为Ø25. 4 mm 的连续管式电点火器、电点火工艺管柱、井下温度监控系统及配套的起下装置,形成了直井火驱移动式电点火工艺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为火烧油层开采工艺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点火方法,对实现油层高温燃烧,提高火驱效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对裂缝起裂压力的影响
    李玉梅,柳贡慧,李 军,于丽维,刘 明
    2014, 21(6):  133. 
    摘要 ( )   PDF (24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页岩储层水平方向上的层理性结构导致了页岩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基于岩石横向各向同性本构关系以及渗流与变形耦合数值方法,建立了页岩水平井裂缝起裂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射孔方位角、弹性力学各向异性以及地应力各向异性对水力裂缝起裂压力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射孔方位角的增加,起裂压力增大,起裂压力应力分布云图呈部分“椭圆状”且倾向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弹性模量各向异性较大和泊松比各向异性较小时,岩石表现出在水平方向上较强的刚性特征,裂缝起裂的可能性较大;弹性模量各向异性较小和泊松比各向异性较大时,岩石表现出在垂向方向上较强的刚性特征,岩石不易起
    特低渗透薄互层油藏整体压裂开发技术
    项琳娜,吴远坤,汪国辉,王春红,孙爱艳
    2014, 21(6):  138. 
    摘要 ( )   PDF (40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低渗透薄互层油气藏因其储量丰度低、自然产能低等原因,通常需进行储层压裂改造才能获得经济效益。为有效动用南堡油田X 断块特低渗透薄互层油藏,通过油藏描述,精细刻画砂体,建立了精细地质模型;进行了整体压裂技术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优选出井网、井距、压裂缝长等关键性技术参数,优化了大斜度井射孔、压裂工艺。通过现场实施,平均单井产能提高2. 5 倍,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