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特种油气藏
首页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
期刊荣誉
期刊编委
编委组成
编委简介
本刊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术前沿
前沿技术
现场应用
石油学人
学术名家
专业沙龙
作者园地
注册登录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伦理声明
同行评审制度
出版伦理与出版弊端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主任信箱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被引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版权信息
创刊时间:1994年(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承办单位: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编辑出版:《特种油气藏》编辑部
印 刷:辽河石油报印刷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辽宁省盘锦市邮政局
邮发代号:8-173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1504
地 址: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电 话:0427-7823579;0427-7820262
邮 编:124010
投稿网址:www.sogr.com.cn
中国标准连
续出版物号
:
ISSN 1006-6535
CN 21-1357/TE
广告许可证号:211100100026
友情链接
更多...
万方论文检测系统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9-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地质勘探
岩石热开裂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张元中 楚泽涵 陈禺页
1999, 6(2): 1.
摘要
(
)
PDF
(2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通过热学和声学方法,论述了岩石热开裂作用的机理,并将此机理拓展到油气田开发应用方面。目的寻找一种既能增加裂缝长度,又能增加裂缝密度的新方法,从而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结果岩石热开裂用于石油开采,能够提高储集层渗透率且不使其非均质性增大;但如何在井筒中对选定层段进行热开裂作业,以及如何运用声学或其它方法对热开裂作用的效果进行检测等都是热开裂应用研究中应加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结论岩石热开裂在石油开发和核废料储存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从目前看,该项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能否将该项研究成功地应用于石油开采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安棚深层系低渗透砂岩油藏裂缝研究
翁大丽 赵跃华 高孝田
1999, 6(2): 1.
摘要
(
)
PDF
(1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电测解释等方法,对安棚深层系低渗透砂岩油藏裂缝进行了研究。目的认识和评价该深层系裂缝的发育、分布状况,分类及其对油气的作用,以便合理、高效开发该油藏。结果安棚深层系发育裂缝,其中以中、小裂缝为主;裂缝分布不均匀,纵向上Ⅴ砂组裂缝较发育,横向上B246、B185等井裂缝较发育。结论安棚深层系裂缝的产生主要与构造应力作用有关,其发育程度与裂缝所处构造带位置有关;裂缝的存在不仅改善了油气层的物性特征,而且增强了对油气的储藏能力。
稠、稀油并存区块地震解释精度研究
张海芹
1999, 6(2): 1.
摘要
(
)
PDF
(2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从地震资料品质分析及改善,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及标定,构造形态及断裂特征分析入手,对兴—冷接壤带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目的提高地震解释精度,寻找稠、稀油并存区块的有利圈闭。结果通过应用新的精细解释方法,解释精度大大提高,在兴—冷接壤带新发现的田15、田2、冷2三个断块圈闭为该区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圈闭。结论提高地震资料品质和层位标定的准确性是提高地震解释精度的基础;构造分析的合理性是提高地震解释精度的关键;而提高地震解释精度是寻找稠、稀油并存区块有利圈闭和后备储量的必要途径。
油藏工程
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渗流特征研究
杨正明 黄延章 朱维耀
1999, 6(2): 1.
摘要
(
)
PDF
(2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对比分析了低渗透油藏中水平井和垂直井布井系统的压力梯度分布,并利用启动压力梯度理论建立低渗透油藏中水平井和垂直井产量公式。目的为低渗透油藏的水平井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水平井布井系统可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水平。结论对于低渗透油藏来说,利用水平井布井系统可使渗流过程尽快地进入拟线性状态,提高驱油效率;在低渗透油田中,计算水平井和垂直井的产量时,应考虑启动压力梯度;通过改善低渗透油藏的储油物性、加大生产压差以及选择合理的井距来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单井产量。
吐玉克深层稠油油田化学段塞驱开采方式数值模拟研究
于立君 张锐 刘喜良
1999, 6(2): 1.
摘要
(
)
PDF
(1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吐哈油区吐玉克深层稠油油田进行了化学段塞驱开采方式优化研究。目的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提高该油藏的原油采收率。结果研究表明,该油藏化学段塞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4%左右,化学驱采用低浓度小段塞较为适宜,200m井距比300m井距缩短一半的生产时间。结论在一定的优惠政策下,化学段塞驱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技术和经济有效的开发方式。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应开辟先导试验井组进行系统的现场试验,以便取得定量的结果和充分论证该方式的可行性。
应用物理法则推导蒸汽驱物理模拟相似准则
陈永忠 陈元春
1999, 6(2): 1.
摘要
(
)
PDF
(1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从控制稠油油藏注蒸汽后油水运动规律及反映油藏热力学变化特点的基本物理法则入手,推导蒸汽驱物理模拟相似准则。目的应用新方法,简单、明确地推导蒸汽驱物理模拟相似准则。结果应用物理法则可推导出蒸汽驱物理模拟的主要相似准则,相似准则适用于低压比例物理模型。结论物理法则方法推导相似准则具有推导过程简单、相似准则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可与方程分析方法及量纲分析方法互为补充。
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张学文 尹家宏
1999, 6(2): 1.
摘要
(
)
PDF
(2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方法综合分析我国十余个低渗透油藏的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J(Sw)函数及Wylie和Gardner公式,求出不同渗透率油藏的理论相对渗透率曲线。目的总结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为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低渗透油藏中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及共渗点与储层渗透率有一定的关系,即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减小,油水两相共渗区的范围变窄。结论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一定的特征,即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急剧下降,水相相对渗透率变化不大。利用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为理论模型模拟计算(动态预测和储量计算)提供输入数据。
钻采工艺
稠油热采井双管吞吐工艺技术
程绪船 张怀智 李开兴
1999, 6(2): 1.
摘要
(
)
PDF
(3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将双管采油技术改造完善并用于稠油热采井,应用管式泵实现重复性不动管柱注采转换。目的提高原油产量和油汽比,减少作业工作量。结果双管吞吐工艺技术在河南油区共应用30口井,累计增油91385t,投入产出比达1∶7。结论稠油热采双管采油配套技术为河南油区浅、薄层稠油开发提供了一套新的开采工艺,应用该技术可提高稠油开发后期油井回采水率,增加采油量,满足了稠油热采井高周期吞吐的工艺需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砂比压裂技术及其在双河低渗透油田的应用
孙良田 高鸿斌 王福成
1999, 6(2): 1.
摘要
(
)
PDF
(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利用高砂比压裂技术,开发双河低渗透油田。目的改善裂缝导流能力,提高产量。结果高砂比压裂技术在双河油田应用后,使整个区块日产量达250t,是措施前常规压裂的5倍。结论利用高砂比压裂技术可造出具有高导流能力的宽、短裂缝,是目前改造低渗透油层的有效措施,但其配套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
新型低损害、高密度盐水完井液的研制
王松 李淑廉 高菊兰
1999, 6(2): 1.
摘要
(
)
PDF
(1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根据海上油田开发实际情况,结合油层保护,选择适当增粘剂、加重剂和盐水,配制一种新型完井液。目的改善完井液性能,保证油井在以后生产时获得最高产量。结果该有机完井液组成为:饱和KR盐水溶液加ZT2和石灰石粉。该完井液经160℃×24h高温老化后,仍具有较好的流变性,静止5d不产生沉淀;加入适量的ZT2和石灰石粉调配可达174g/cm3的高密度。结论该完井液体系可显著抑制油层粘土的水化膨胀,与储层配伍性好,对储层损害较轻,渗透率恢复值均在80%以上,现场应用起到了较好的储层保护作用。此外还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维护方便及性能稳定的优点。
试验研究
宝浪油田低渗透油藏水驱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张人雄 毛中源 李晓梅
1999, 6(2): 1.
摘要
(
)
PDF
(3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根据宝浪油田地质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实验研究了宝浪油田低孔、低渗油藏水驱油渗流特征。目的验证宝浪油田水驱油的渗流特征,据此提出其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宝浪油田低孔、低渗油藏渗流特征具有低速非达西渗流的启动压力梯度和临界压力梯度较高、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残余油饱和度较低、残余油状态的相对渗透率较高、两相流动区间较宽的特点;相渗曲线类型多,其中水相相渗曲线形态以直线为主;水驱压力梯度、注入水水质、孔隙结构对油水渗流及水驱油效率有重要影响。结论宝浪油田无水期驱油效率和最终驱油效率高。为了获得较理想的水驱油效果,必须对油层进行改造;在注水开发时要严把注水水质关,在开发部署上应尽量延长无水采油期。
曹台潜山高凝油热伤害实验研究
陈飘娜 邸婷婷 李玉森
1999, 6(2): 1.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现场热采条件,结合X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观察储层岩石在高温、高pH值条件下发生的变化。目的研究温度升高后,储层矿物发生的变化,为高凝油热伤害实验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曹台储层岩石在高温、高pH值条件下,储层矿物发生强烈溶解,随着温度和pH值的不断升高,产生新生矿物———方沸石和钠沸石,同时伴随有颗粒脱落及破碎,并产生大量的颗粒运移,在地层内部会产生坍塌现象。结论注汽温度、注入液的pH值和溶液介质是影响储层变化和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因此,保持高温,提高注汽干度,控制注入液的pH值以及选择有利的注入液介质是开采的关键。
科技信息
最实用的蒸汽两相流分配和计量方法
陈雪
1999, 6(2): 1.
摘要
(
)
PDF
(2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蒸汽驱需要设计一套能为项目中所有注汽井供给干度均匀的蒸汽的地面配汽管网,以及控制、计量注入每口井蒸汽质量的方法。控制蒸汽干度分配的作法包括:有或没有插入装置的死顶端三通、有分层混合器的侧臂三通和侧臂分离装置。本文考查了这些方法和设备的有效性,推荐...
过氧化氢热采新技术
马连山 杨国华 郑清国
1999, 6(2): 1.
摘要
(
)
PDF
(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井下注入过氧化氢,加热井筒/储层,增产和/或修补储层伤害的基本理论,与蒸汽驱相比,应用这种化学物进行加热驱油具有几个技术优势,尽管在当前的供给条件下,可能并不经济可行。使用方法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氢氧化物,制造浓度为5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