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特种油气藏
首页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
期刊荣誉
期刊编委
编委组成
编委简介
本刊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术前沿
前沿技术
现场应用
石油学人
学术名家
专业沙龙
作者园地
注册登录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伦理声明
同行评审制度
出版伦理与出版弊端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主任信箱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被引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版权信息
创刊时间:1994年(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承办单位: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编辑出版:《特种油气藏》编辑部
印 刷:辽河石油报印刷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辽宁省盘锦市邮政局
邮发代号:8-173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1504
地 址: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电 话:0427-7823579;0427-7820262
邮 编:124010
投稿网址:www.sogr.com.cn
中国标准连
续出版物号
:
ISSN 1006-6535
CN 21-1357/TE
广告许可证号:211100100026
友情链接
更多...
万方论文检测系统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地质勘探
走向21世纪的辽河油气勘探
孙红军
2001, 8(1): 1.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难度将越来越大,具体表现在:①勘探地区多属环境恶劣区,如沙漠、高原、极地等;②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如深层、隐藏型圈闭;③新发现油气田(藏)的规模逐渐变小;④油气储量品质普遍变差;⑤开发中后期油气田稳产难度大;⑥全球经济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大. ……
辽河油区滚动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
任芳祥 柏森林
2001, 8(1): 1.
摘要
(
)
PDF
(2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油区开展滚动勘探开发五年来,所采用的成熟技术有10项: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新技术;地震资料人机交互精细解释技术;地震资料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烃类检测技术;油藏描述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地震数据相干体分析技术;古应力场模拟裂缝预测技术;含油气系统理论及技术;配套的钻井、试油、测试及井下作业技术.
小洼地区洼38井区精细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
么景臣 刘高华 孙兆宽 金科
2001, 8(1): 1.
摘要
(
)
PDF
(2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寻找洼38井区新的出油点和储量增长点,借助Landmark一体化软件,应用相干体分析、可视化、地震属性分析等新技术对其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进一步搞清了该区的沉积、构造、储层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发现和落实有利圈闭4个;同时指出了下步勘探的方向:在清东陡坡带应注重断鼻的勘探,在潜山披覆构造带上应注重充填沉积体的勘探,在冷东逆掩断裂带上应以断块勘探为主.
陈家洼陷沙三中亚段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评价
郭彦民 孙兆宽 张瑞斌 柳占武 陈怀莉
2001, 8(1): 1.
摘要
(
)
PDF
(6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陈家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储层的分布及其在成藏上与构造的配置关系,以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多元储层参数反演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了全三维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及描述等系列研究.通过研究,重点明确了该区沙三中浊积岩储层空间上的分布和沉积特征,认为在具备良好构造条件的前提下,该区油气分布主要受储层发育状况的控制.通过本次工作得出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多元储层参数反演技术是目前较突出的两项地震技术,其在实际应用中能更加突出地质效果,因此在今后勘探综合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综合配套勘探技术在西斜坡中南段潜山滚动勘探中的应用
张卓 单俊峰 张菊香 刘力
2001, 8(1): 1.
摘要
(
)
PDF
(1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潜山带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潜山勘探难点,采用潜山圈闭识别、裂缝预测及圈闭评价等配套技术方法,对潜山油藏进行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在潜山滚动勘探中得以应用,取得很好的勘探效果.
PAL/RAVE模块在大民屯凹陷沈65块滚动勘探中的应用
窦欣 徐丽英 安菊华 高庆胜
2001, 8(1): 1.
摘要
(
)
PDF
(3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针对沈65块构造破碎、储层薄的特点,在油气层标定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运用PAL和RAVE模块建立了地震属性与油气的关系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本区储层进行了预测和油气检测,其结果与已知油气区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的两个目标进行了部署,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从而为大民屯地区深化滚动勘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储层反演在曙2-7-28井区滚动勘探中的应用
唐立人
2001, 8(1): 1.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应用地震和测井资料,进行曙2-7-28井区低渗透岩性油藏储层的波阻抗反演.通过研究认识了北部地区储层的分布规律,部署了曙602、曙603井,获得成功,取得了滚动勘探的突破,为该类油藏的高效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借鉴.
冷124-1 4-30井区储层预测与圈闭评价
金祥纯 马宏斌 宝金萍 雷克辉 高洪旭
2001, 8(1): 1.
摘要
(
)
PDF
(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立足于地质、地震、测井等多学科互相配合,利用先进的技术软件,进行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地层层序划分对比、储层反演等综合地质研究,揭示了冷家油田冷124-14-30井区储层及圈闭特征:目的层层位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构造复杂,发育北东和北西两组断裂;发育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6种沉积微相;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4.5%,渗透率1463×10-3μm2,属于中高孔、高渗储层;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油藏,油水分布受构造、沉积微相等多种因素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通过综合评价,新发现4个圈闭,部署滚动井3口,增加石油地质储量347×104t.
西斜坡南部地区滚动勘探研究
宋红日 李晨 纪彤洲 宁小平 邱津
2001, 8(1): 1.
摘要
(
)
PDF
(3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部地区勘探现状,为了选择有利目标区进而寻找有利圈闭,为油田发展寻找后备储量,在复式油气藏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地震、地质等多种资料对该区进行滚动勘探研究.发现了欢623、齐604、齐607、锦136、锦605及锦607等含油区块,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果.
清水洼陷周边地区滚动勘探研究
徐静雪 于天才 张泽慧 鞠俊成 毛俊莉
2001, 8(1): 1.
摘要
(
)
PDF
(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发现新的含油区块和新的含油层系,实现老区滚动勘探的新突破,从清水洼陷周边地区各含油气构造的基本地质特征入手,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等新技术、新方法,对其开展滚动勘探研究.其结果:在双台子中央构造带发现多个高产凝析油气藏,进一步落实了榆树台披覆背斜构造的形态及其侧翼的有利圈闭,在大洼海外河陡坡带发现中生界潜山及第三系多个油藏.
辽河油区特殊储层油藏的滚动勘探研究
张吉昌 张方礼 尹万泉 闫军生 李蔓
2001, 8(1): 1.
摘要
(
)
PDF
(1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两种思路出发,对特殊岩性油气藏的共性即储层裂缝进行研究.一是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根据弹性力学理论,确定并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的三维分布;二是从储层的岩性、岩相单元入手,弄清储层岩性分布特征与裂缝分布的关系.同时分别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的平面分布,火山岩储层岩相分布,变质岩储层岩性和构造应力场分布,以及低渗透油藏储层预测及砂体展布进行研究.通过在曙光古潜山及杜家台油层、欧利坨子火山岩及牛心坨变质岩潜山等滚动勘探区块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
魏喜 李学万 郭军 张国禄
2001, 8(1): 1.
摘要
(
)
PDF
(1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应用岩心观察及化验分析资料,对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层进行了细致研究.搞清了本区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成因,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带,为下一步火山岩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该区火山岩岩石类型有熔岩(以粗面岩为主)、火山碎屑岩两大类,其成因主要是大陆环境,以岩浆分异结晶占主导地位,部分熔融占次要地位;火山岩最有利的储集空间组合为砾间孔+溶孔+裂缝.从岩性上看,各种角砾岩、角砾化岩石是比较有利的储层;从分布上看,火山岩风化壳和断裂破碎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带.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地层极为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今后应以火山岩破碎带或裂缝发育带为主要勘探目标.
青龙台地区火山岩成藏特征研究及储层预测
赵立晻 陈家敏 王学良
2001, 8(1): 1.
摘要
(
)
PDF
(1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东部凹陷青龙台地区火山岩岩性特征、电性特征、储层物性及含油气特征研究,认为东部凹陷沙三段火山岩具有一定储集条件,而沙三段火山岩又临近烃源岩,具有很好的油源条件.沙三段本身发育一套较纯的暗色泥岩,盖层条件极为优越,因此本区火山岩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有目的地加强了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并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对火山岩储层进行了追踪,搞清了火山岩储层的分布范围,并取得了较好的滚动勘探效果.
东部凹陷中段火山岩成藏条件分析
仇劲涛 罗海炳 王国勇
2001, 8(1): 1.
摘要
(
)
PDF
(2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较系统的火山岩成藏条件研究,认为东部凹陷中段沙三段火山岩具有离油源近、储盖组合好、油气运移通道畅通、构造形成期与油气运移配置好等优势,有利于火山岩成藏.本区主要以沙三段火山岩成藏为主,火山岩成藏在本区主要有4种模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只有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勘探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西部凹陷曙4-4-03井区潜山储层研究
卜忠宇 闫军生
2001, 8(1): 1.
摘要
(
)
PDF
(1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曙4-4-03井区潜山储层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分析了构造、岩石性质等因素对储集性质的影响.通过应力场分析和利用5700测井技术,对潜山裂缝的倾角、倾向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描述,为该区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有限元数值模拟在构造裂缝定量预测中的应用
陈忠 张吉昌 罗玉庆 邢玉忠 马全华
2001, 8(1): 1.
摘要
(
)
PDF
(2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牛心坨油田的储层裂缝比较发育,裂缝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油井的产能.从构造裂缝形成的外因--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研究牛心坨油田储层裂缝的方位、密度等的分布.该研究不仅为牛心坨地区的油气开发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其它储层(如碳酸盐岩及特殊岩性储层)的裂缝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复杂断块油田中的断层封堵性研究
李焕鹏 吕世全 李文克 蒋平
2001, 8(1): 1.
摘要
(
)
PDF
(1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笔架岭复杂断块油田为例,在精细研究其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应用断面图分析法、应力场分析法、断面两侧岩性封堵量及断层泥涂抹封堵量计算法、断裂封闭性模糊综合差别等方法,结合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对笔架岭地区控制油藏形成的主干断层封堵性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断层封堵性与油气分布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