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特种油气藏
首页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
期刊荣誉
期刊编委
编委组成
编委简介
本刊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术前沿
前沿技术
现场应用
石油学人
学术名家
专业沙龙
作者园地
注册登录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伦理声明
同行评审制度
出版伦理与出版弊端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主任信箱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被引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版权信息
创刊时间:1994年(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承办单位: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编辑出版:《特种油气藏》编辑部
印 刷:辽河石油报印刷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辽宁省盘锦市邮政局
邮发代号:8-173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1504
地 址: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电 话:0427-7823579;0427-7820262
邮 编:124010
投稿网址:www.sogr.com.cn
中国标准连
续出版物号
:
ISSN 1006-6535
CN 21-1357/TE
广告许可证号:211100100026
友情链接
更多...
万方论文检测系统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科技信息
经济的二维叠后可西霍夫深度偏移技术
侯春丽 曾红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地震剖面的倾斜信息来估算入射波的方向,可以提高可希霍夫偏移的效率,只在入射波的方向上才需射线追踪,因此追踪量大大减小.该方法不需建立旅行时表,因此只占用少量内存.输入数据压缩,将每次抽样分布限制在射线的一个菲涅尔带内,减少计算时间.野外数据测试表明:该新算法比传统的可希霍夫方法快近30倍,主要的结构特性可以很快描述出来.在速度和图像数量上存在一种折中,最佳的折中可通过选择偏移参数来实现.
地质勘探
应用声发射资料计算地应力的方法
黄忠桥 康义逵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岩石声发射资料研究计算现今储层地应力及应力场分布,预测储层天然裂缝的分布和形成人工缝裂的形态,以降低裂缝性油气藏和中低渗透油气田井网部署与注水(含高压注水)开发的风险,减少储层压裂改造的盲目性,实现油田的合理开发.安棚油田的实践表明,利用该方法求得的地应力剖面资料和同一储层地应力平面分布资料较为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千米桥古潜山凝析气藏成因探索
何炳振 王振升 苏俊青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千米桥古潜山研究认为,该古潜山奥陶系凝析气藏的凝析油气来源于古潜山北临的板桥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主要为偏腐殖型生烃母质成熟晚期演化阶段的产物;气藏具有多期充注、晚期成藏的特点,是现今中南部远源高部位分布密度相对高的成熟凝析油气、北部近源围斜部位为密度相对低的高熟气的主要原因;运移方向从北向南,通道有东西两条,西自板深701井区注入,凝析油气在板深7、8井区大量聚集,东在板深4井区附近,油气注入后聚集成藏,受板深4井西断层遮挡,不再向南运移.
声波模式波频域信息在地质解释中的应用研究
李燕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时频分析的原理出发,初步探讨并总结了各个模式波的频域信息在地质解释中的应用,为全波列测井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也为储层特别是特殊岩性储层的解释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临南地区沙三段砂岩体及其成藏特征
刘玉亮 陈红汉 刘金 梁建军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沉积环境的演化出发,探讨了临南地区沙三下段水下扇体、沙三上段河流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的发育特点及展布规律,进而结合临南地区构造、油源条件等,指出了不同砂岩体可形成多种类型油藏:断层河道砂油藏、断层扇体油藏、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透镜状油藏.结果表明:临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气测录井在辽河油区特种油气藏中的应用
刘应忠 吕文起 张宏艳 孔秀旭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5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油区的特种油气藏十分发育,但油藏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增加了其发现与评价的难度.气测录井在部分特种油气藏的解释与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将气测解释与评价技术应用于裂缝性等一些特种油气藏,取得了良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技术--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
于正军 路慎强 潘兴祥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5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入勘探开发成熟期的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具有典型的复式地堑型构造样式,必须应用各种地震地质技术进行精细的油藏描述,才能继续挖掘该地区的生产潜力.通过对复杂断块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典型实例,对其构造、储层、油藏特征等精细油藏描述的具体做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着重对构造描述流程、地震地质分析及构造控制下岩性油藏描述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描述工作的几个方向.
陆相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油藏地震解释技术研究
孙明江 方赟 路慎强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各油田都已进入较高程度勘探开发阶段,寻找新的储量接替区和提高采收率已成为油田发展的主要难题.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地震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阶段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东营北带为例,针对该区的实际情况,系统地总结了三维测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地震解释新技术的原理、技术思路及在砂砾岩油藏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情况,并列举了一些成功的实例.希望对其它地区的勘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地震地质特征
韩宏伟 崔红庄 林松辉 于正军 袁红军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系统总结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沉积类型、分布规律、组合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钻井、地质与地震资料,建立了砂砾岩扇体的地震识别模式;通过对砂砾岩扇体的地震地质特征的总结,指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湖盆边缘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砂砾岩扇体;根据扇体的地震识别模式可以在地震剖面上直接寻找各类扇体,并判定其成因及储层物性,分析有利含油气部位和油藏类型,以此来指导勘探部署工作。
辽河油区西部凹陷饶阳河油层特征研究
薛宗占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5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油区饶阳河油层是上第三系的一个复杂的砂砾岩超稠油油藏,目前已在杜84块投入大规模开发.为找到更优质的后备储量,本次工作对该油层成藏机理、储层及沉积特征、封盖机制等进行了探讨.
滨南-利津古潜山成藏条件分析
王宝言 李莉 付谨平 高飞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5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滨南-利津地区在基底性质、第三系地层沉积上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明确了古潜山类型为侵蚀残丘型古潜山,断块残丘型古潜山,储集空间主要类型为裂缝、溶孔、溶洞及微裂隙,古潜山盖层以Ek~Es4为主、Es3~Es1次之,Ng极少;建立了该区古潜山成藏模式,为该区提供一个新的勘探领域及方向.
油藏工程
深层边底水超稠油油藏开采特征研究
孙洪军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冷41断块深层超稠油蒸汽吞吐开采历史为基础,采用动态分析、油藏工程等方法,对油藏生产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技术,为今后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交联聚合物驱数学模型研究
宋立新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2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现有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和地下调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常规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三维三相七组分交联聚合物调剖的数学模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聚合物的各种物化现象,还对聚合物和交联剂在地下交联反应后,产生交联聚合物的物化反应、吸附滞留机理以及凝胶封堵高渗层的情况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双六井区凝析气顶油气藏开采特征研究
张建民 许明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六井区是辽河油田最为典型的大气顶(凝析气藏)、窄油环(稀油)、边底水的块状油气藏,文章系统总结了双六井区凝析气顶气藏的开采特征,指出采用衰竭式开采方式和"先采油,后采气"的开发技术政策是适合的,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对指导同类气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P油田长4+52小层孔隙度三维模型的建立
汪海涛 张昌民 李少华 刘军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准确的评价P油田主要产层长4+52小层的储集能力,以随机模拟建模方法对该层的孔隙度进行研究,建立孔隙度分布三维模型.研究表明,长4+52小层属于低孔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85%.根据P油田储层物性分类原则,该储层在本区分布较为广泛,是今后挖潜的重点.
文72-467井组注气先导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张茂林 梅海燕 李闽 陈义才 黄泽贵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南油田已动用的石油地质储量中,渗透率小于20×10-3μm2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储量有1 747×104t,占全油田储量的27.24%.这部分储量注水困难、井况较差、油井产量低."注气开发"是国内外针对低渗透油藏最为有效的开采方法.本文针对文南油田文72-467注气井组的地质特征,利用多组分模型软件,完成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生产历史拟合和动态预测等.该油藏通过注天然气开采,能大幅度地提高该区块的原油采收率.
纯47断块注入水锥进油藏特征研究
徐新丽 李道轩 蒲玉国 吴玉滨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油藏水锥理论为依据,分析研究厚油层中不同沉积韵律层水锥的基本模式与特征,通过研究分析确定,该断块油水界面是波状起伏的倾斜曲面,其特高含水期同样蕴藏着可观的剩余油潜力,有效地控制该断块注入水锥进是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通过实施综合措施,提高了该断块的采收率,对同类油藏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与经济效益具有现实的参考作用.
应用灰色系统评价油田注水开发可行性
李洪海 许卫华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油藏各种指标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因此可根据油藏各种单因素指标评价注水开发效果,建立单因素开发指标评价体系.随着开发的深入,油田的稳产基础主要建立在注水开发油田的精细结构调整之上.本文建立的灰色系统评价模型,按地质因素综合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潜力的大小,为注水油田开发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钻采工艺
大修井筛管完井防砂技术
刘向明 吕民 吕俊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油井大修侧钻后井眼尺寸变小,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和防砂作业的情况,提出了大修井筛管完井防砂技术.2002年,针对辽河油田杜84特稠油区块出砂严重的难题,进行现场调研,开展相关的技术攻关,研制开发出GQφ146 mm筛管.经现场试验,该防砂技术满足了现场需求,为油井大修完井和防砂开辟了一条新路.
辽河滩海海南1 5-3大位移定向井设计与施工
宋学义 张洪林 朱业耘 刘英华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15-3井是辽河油区第一口水平位移超过2 000 m的井.本文主要论述海南15-3井的井身轨迹设计与控制、井眼净化措施、减小扭矩和摩阻措施等技术问题,其结果为推广大位移定向井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水平井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气层的数学模型
王松 胡三清 刘罡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平井钻井液、完井液对储层的损害,主要包括滤液和固相侵入储层,导致储层渗透下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处理,建立了滤液及固相侵入储层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室内实验.
采油中心平台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应用研究
潘建华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2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现场需求,建立了采油中心平台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对油井生产数据进行采集、监测及即时控制,再通过下位机同中心平台的PC机之间的串行通讯线路,实现了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应用该系统可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可靠的生产数据,从而加强油井的生产管理.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在辽河油区的应用
孙青松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油田生产井的高含水问题研制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作用是在井下对油水混合液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净水通过增压系统直接回注到同井需要补充能量的油层,油流通过举升系统举升到地面.该系统在辽河油区推广应用后,增加了油产量和采油速度,并具有减少地面污水、保护环境的作用.
试验研究
含油污泥调剖剂封堵能力研究
鲁红光 边芳霞 刘建山 孙士友 乔彦才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水井井场、联合站沉降罐等,对油区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其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油田.本文在分析辽河油田锦一联合站含油污泥组成成分和固相颗粒含量的基础上,采用流变仪和岩心实验方法研究了含油污泥中乳化液及固相颗粒的封堵能力,给出了污泥调剖剂中所加颗粒的粒度和浓度范围.
海外河油田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试验研究
吴宝华 唐纪云 吕晓凤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海外河油田进入"双高"注水开发期,油田产量也进入递减阶段,常规的周期注水、温和注水和分层注水、水井调剖等工艺措施,无法解决油层深层调整和改善平面矛盾等问题.采用大剂量的深度调剖,虽在一些油田取得一定效果,但只能一次性改善纵向剖面,且有效期缩短、成本高.针对这些情况,在海1块开展了"LPS"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与现场试验,并取得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
锦45断块蒸汽冷凝水与储层配伍性研究
邸婷婷 李友富 李德胜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锦45断块注水压力高、油井出砂严重、酸化短期效应等现状,通过对该区块四个油层组的地质资料分析,利用室内配伍性评价手段,评价该区块储层自身的敏感性及蒸汽冷凝水对储层的损害类型和损害程度,认为该储层是一个弱速敏、水敏中等、弱碱敏的储层;通过岩心损害率实验发现,蒸汽冷凝水对该储层的损害较大.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低渗透油气藏岩石物性测试方法研究
杨明松 刘涛 刘蜀知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是在已研制的瞬时脉冲岩石物性测试装置与改进的渗透率常规稳流测试装置基础上,分别利用瞬时脉冲方法和稳流测试方法对大量的致密油藏岩们作了渗透率测试实验.相同测试条件下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与统计分析,对低渗透油气藏岩石物性测试的实验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论证.经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在模拟地层压力条件下,瞬时脉冲测试方法与常规稳流测试方法测得的渗透率相对误差极小,通常小于10%,证明这两种方法用于低渗透油气藏岩石物性测试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环保
膜蒸馏法对含甲醇废水的处理实验研究
刘金生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自制中空纤维膜蒸馏组件对油田联合站含甲醇污水进行膜蒸馏处理研究,考虑了影响甲醇通量的因素,如料液温度、浓度、流速以及载液流速等,找到了最佳的工作条件.在料液温度45℃,载液温度20℃,两侧流速为11.5 mL/min的条件下,膜通量约为0.45×10-3kg/(m2@h).质量浓度高达10 mg/mL的甲醇水溶液经处理后可降至0.03mg/mL以下.
综合
现代油藏经营管理
刘鹏程 王晓冬 邓宏文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5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经营管理是为提高油藏开发效益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近年来已成为油田开发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油藏经营管理的概念及发展历程,油藏经营管理的基本要素、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等.并简单论述了油藏经营管理中技术状况以及几种边际油藏的经营管理,最后介绍了油藏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洼82断块携砂冷采可行性探讨
王旭 孙利民 冷仁春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3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洼82断块油藏地质、试油和试采基本情况以及所存在主要问题描述的基础上,对其冷采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冷采方案.结果认为:洼82块油藏务件符合冷采要求,可进行冷采,预计可有效地提高油井产能和油藏采收率.
中原油田开发经济运行规律研究
孙顺敏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2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资源开采企业的生产运行特点出发,阐述了石油开采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有经济运行规律,指出熟悉、发现并利用这些规律为油气田的生产经营服务,是当前研究工作中一项紧迫的任务.
杜32断块集中处理站超稠油燃烧技术研究
王晓勇 周谊
2003, 10(4): 1.
摘要
(
)
PDF
(4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超稠油燃料油的物性、油田地面集输工艺的现有条件和要求,研制出适用于杜32断块集中处理站的燃烧系统,其中包括XQ-Z/300T超稠油燃烧器喷嘴研制筛选、控制系统设计、燃料油及雾化介质的管路系统设计、与主控制系统间信号交互处理方式.经过近2 a的生产实践,燃烧器和热媒炉一直运行良好,为今后类似的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提供了经验,也拓宽超稠油的市场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