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特种油气藏
首页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
期刊荣誉
期刊编委
编委组成
编委简介
本刊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术前沿
前沿技术
现场应用
石油学人
学术名家
专业沙龙
作者园地
注册登录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伦理声明
同行评审制度
出版伦理与出版弊端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主任信箱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被引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版权信息
创刊时间:1994年(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承办单位: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编辑出版:《特种油气藏》编辑部
印 刷:辽河石油报印刷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辽宁省盘锦市邮政局
邮发代号:8-173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1504
地 址: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电 话:0427-7823579;0427-7820262
邮 编:124010
投稿网址:www.sogr.com.cn
中国标准连
续出版物号
:
ISSN 1006-6535
CN 21-1357/TE
广告许可证号:211100100026
友情链接
更多...
万方论文检测系统
当期目录
1996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6-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地质勘探
东营凹陷稠油油藏成因机制探讨
李春光
1996, 3(1): 1.
摘要
(
)
PDF
(4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营凹陷的稠油油藏多分布在凹陷边缘的非生油岩系中,它们是凹陷内的油气经地层不整合通道运移,并在不整合伴生圈闭中聚集而形成的次生油气藏。烃类沿地层不整合运移所留下的各种痕迹,揭示了稠油地层油藏的成因机制。油质变稠的原因,主要是油气长距离运移,高地温的作用和区域盖层封堵性变差,促使原油中轻组分大量散失,重组分浓缩的结果。
冷 124 井区变质岩潜山油藏储层测井解释及其评价
孔令福
1996, 3(1): 1.
摘要
(
)
PDF
(3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冷124潜山太古界变质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可定性地判别出各种变质岩的储集岩和非储集岩;利用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资料制作了ΦCNL—ρb交会图,确定出定量划分储集岩与非储集岩标准。根据试油、试采资料,制作ΦCNL—ρb和RLLd—RLLd·RLLs-1·Δt交会图,确定了储集层(油水界面以上为油层)与非储集层(干层)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变质岩储层的岩性、电性特点结合生产情况,制定了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并把储层划分为最好、较好和差三类储层。从而对冷124变质岩潜山单井储层进行了解释与评价,取得了满意效果。
油藏工程
利用微差井温确定原始地层的导热系数
张奎祥 郭平 李玉彬
1996, 3(1): 1.
摘要
(
)
PDF
(2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微差井温确定原始地层的导热系数,基于能量守衡(地热流密度相等)这一原理。在合理假设平板状地层、无奇点热源或热汇,忽略放射性产生的热量,井筒内无宏观流体流动、完井时间足够长等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方程;在对油田内井下测温设备调研的基础上,对测试过程进行误差分析后,筛选到了合适的测温设备;在对钻井工艺,测井工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完井报告,设计并完成了四口井的测试工作并进行了解释。同时,还对完井后温度恢复程度、井筒存在套管、水泥环、井液对此种方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预测可采储量的最简单方法及其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
张虎俊
1996, 3(1): 1.
摘要
(
)
PDF
(3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对Logistic旋回的研究,推导提出了一种利用累积产量的倒数关系预测可采储量的新模型。该方法建模时只需要累积产量一项参数,而且只需进行一次简单的线性回归,即可确定可采储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气藏和单井。经实例验证,是行之有效的,并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的特点。
高升油田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跟踪数值模拟研究
唐清山 廖广志
1996, 3(1): 1.
摘要
(
)
PDF
(4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辽河油区高升油田蒸汽驱试验区巨厚、块状、深层浊流砂砾岩沉积特点,在对生产历史进行全面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引进美国SSI公司热采数值模型THERM进行了跟踪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历史拟合,搞清了该试验区温度场、压力场和饱和度分布场的三场关系。由此展开了平面井网、井距分析、纵向注采层位调整及注采参数优化设计等研究,提出了改善蒸汽驱效果的技术措施。
钻采工艺
注蒸汽吞吐井焖井恢复试井分析方法及应用
戴瑞斌 范永昌 曹钧合
1996, 3(1): 1.
摘要
(
)
PDF
(4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焖井恢复试井资料,计算蒸汽浸渍半径及受热油层流变参数的数学模型,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在焖井恢复压力资料的处理中,建立了“平衡时刻点”这一新观点,明确了“平衡时刻点”之前的压降恢复曲线,是焖井恢复试井分析过程中唯一可应用的部分;借鉴拉塞尔的续流分析方法,将焖井恢复压力曲线线性化并计算出流变参数;应用求得的压力恢复曲线斜率,推导出孔隙介质径向流动微分方程的解析解,进而计算蒸汽浸渍半径,解决了稠油热采中蒸汽激励采油的实际问题。
油砂胶结剂防砂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白文海 梁华林
1996, 3(1): 1.
摘要
(
)
PDF
(3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效复合油砂胶结剂现场应用研究中,先后进行了工艺参数应用试验及配套工艺改进与完善,总结出该技术在稠油井防砂中的规律。使防砂平均有效期达到157d。措施成功率100%,有效率98.3%。累增原油77582t,创经济效益6752.3万元。
试验研究
热采蒸汽发生器燃油乳化工艺试验
周永家 张广卿
1996, 3(1): 1.
摘要
(
)
PDF
(2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在热采蒸汽发生器的燃料油中加入适量的水形成的油—水乳化燃料,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油的消耗;能够有效地控制结焦,降低NOx和SOx及烟尘对大气的污染。由此得出了合理掺水率与助燃风的控制界限,提出了热采蒸汽发生器燃油乳化工艺的改进与发展方向,促进了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
储运与加工
浅析克拉玛依重质稠油润滑油馏分的加工工艺
朱晓东
1996, 3(1): 1.
摘要
(
)
PDF
(2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重质润滑油馏分进行深加工,获得了锂料等调油组分,内燃机油组分,精制型汽缸油,19#普通压缩机油及橡胶填充油等。生产工序采用加氢脱酸→糠醛精制→加氢处理(精制)或白土精制。橡胶填充油方案生产工序复杂,成本高;得到的橡胶填充油颜色浅、碳型结构好、凝点低。减三线馏分油粘度指数很低,加氢处理后其粘度指数达40~50,可用于调制CA级柴油机油。由减四线馏分油生产的精制型汽缸油料,具有酸值低、颜色浅及安定性好的特点。由减四线馏分油生产的19#压缩机油只能调制普通压缩机油。轻脱油经深度糠醛精制及加氢处理后,可调制高档次内燃机油。
试验研究
化学吞吐开采稠油试验研究
黄立信 田根林 童正新
1996, 3(1): 1.
摘要
(
)
PDF
(4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吞吐是稠油油藏开发的一条新途径。该方法是将化学吞吐液从原油生产井注入油层,利用化学吞吐液与原油之间的低界面张力特性,使高粘度的稠油乳化,产生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状液,增加原油流动性能,提高油井产能来增加原油产量。本文通过实验室试验筛选出了STQ-1化学吞吐液配方,并对配方在实验室进行了评价。该配方与胜利油田某种原油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低于1.0×10-3mN/m,具有良好的原油乳化降粘效果和粘土稳定性。室内吞吐模拟试验表明,该吞吐液能起到良好的吞吐采油作用。在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进行了现场吞吐实验,取得了成功,使油井从吞吐作业前的日产油0.2t增加到1.4t,在注水转注前累计增产原油60.0t。
科技信息
加拿大的水平井热采文献综述
王弥康
1996, 3(1): 1.
摘要
(
)
PDF
(2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言加拿大的稠油和沥青资源非常丰富,其储量与世界普通原油总储量相近。因此,加拿大对这些特殊原油的开发研究极为重视,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我国陆上稠油和沥青资源约占全国石油资源的20%以上,其产量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比例也日趋增加。希望通过本文的...
试验研究
应用于稠油热采的超短半径径向系统
张荧
1996, 3(1): 1.
摘要
(
)
PDF
(2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引言超短半径径向系统(以下简称URRS)可进一步完善完井方法。借此,可钻出多重水平径向井,其效果是增加井径,扩大井壁同地层的接触面。实践证明:URRS是适用于稠油油藏热采的一套新的钻井及完井系统。本文对设备配置、实施条件及实施结果予以简要描述。硬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