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特种油气藏
首页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
期刊荣誉
期刊编委
编委组成
编委简介
本刊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术前沿
前沿技术
现场应用
石油学人
学术名家
专业沙龙
作者园地
注册登录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伦理声明
同行评审制度
出版伦理与出版弊端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主任信箱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被引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版权信息
创刊时间:1994年(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承办单位: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编辑出版:《特种油气藏》编辑部
印 刷:辽河石油报印刷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辽宁省盘锦市邮政局
邮发代号:8-173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1504
地 址: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电 话:0427-7823579;0427-7820262
邮 编:124010
投稿网址:www.sogr.com.cn
中国标准连
续出版物号
:
ISSN 1006-6535
CN 21-1357/TE
广告许可证号:211100100026
友情链接
更多...
万方论文检测系统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1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4-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
高升油区十年稳产的基本经验
唐清山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5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升油区主要包括高升、牛心坨两大油田,针对开发过程中热采稠油油藏压力水平降低、吞吐轮次增加、吞吐开发效果日益变差及注水区块综合含水逐步增加等突出问题,以油藏管理为主线,针对不同油藏所处的开发阶段及其特点,抓住制约稳产的关键问题进行开发调整和措施挖潜,主要采取高三区稠油区块整体加密,牛心坨古潜山深层开发,雷家地区"水中找油",牛心坨油层综合治理及高二、三区注汽排液井补层等,增强了油藏稳产基础,抑制了油区产量快速递减的局面,开发效果得到改善,1994年以来连续10 a产油量稳定在70×104t/a以上.
非常规油藏开发与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
单华生 姚光庆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4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在21世纪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对于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定义、分类、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其可持续性评价内容等.非常规油藏资源作为本世纪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来源,应该运用新方法、新思路进行研究和评价,必须形成一个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评价体系.
地质勘探
浅析断裂活动与油气运聚的时空配置关系
李振宏 贾建恒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断裂在油气运聚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沟通油源与储层;另一方面起遮挡作用,可形成断层油气藏.究竟起何种作用,取决于断裂的活动时间、强度与油气运聚的时空配置关系.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莫北地区为例,分析了断裂的幕式活动与油气运聚的相互配置关系.
多分量转换波裂缝检测技术的进展
王世瑞 杨德义 彭苏萍 李雪梅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缝裂隙的探测,对于裂缝性油气藏、煤炭开采以及煤层气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各向异性理论的多分量转换波裂隙探测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已开始应用于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实践之中.本文介绍了多分量转换波裂隙探测技术的原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理论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最后对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对GOLF-RACHT裂缝分布方程的修正
周涌沂 张小波 唐波 李鲁斌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3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地质和油藏工程研究中,有时为了确定裂缝在三维油藏空间中的分布位置,需要获得单裂缝的空间分布方程.除GOLF-RACHT裂缝分布方程之外,石油工程中尚未见到其它的单裂缝分布描述方程.实际应用发现,GOLF-RAGHT裂缝分布方程不具有通用性,它只能用于描述某些情况下的单裂缝空间分布.原因是该方程中裂缝面法向量的计算方法不正确.本文重新定义了走向角和倾角这两个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GOLF-RAHCT裂缝描述方程中的法向量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文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裂缝面空间分布情况,用以检验修正后的裂缝分布方程是否正确.各种验证表明,修正后的裂缝分布方程,可用于确定具有任意走向角和任意倾角的裂缝面的空间分布.
复电阻率法在浅层稠油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霍进 黄景龙 吴成友 陈珂 关胜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3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电阻率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频率域电偶源地面电法勘探方法,是电磁勘探方法中唯一的能直接指示油气藏的方法.复电阻率法在油气勘查上,主要用于检测、评价工作区域内的局部圈闭或异常是否含油.提供钻探靶标,提高钻井的成功率,降低勘探、开发风险和成本.该方法曾于1999、2000、2002年在新疆油田准噶尔盆地腹部进行过试验、试生产及大面积生产工作,2003年在克拉玛依九区浅层稠油油田应用初步反演和各类资料处理结果,与实际生产井的油水层对比结果一致,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研究
武刚 吴伟 彭寿英 陶国秀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缝性油藏是胜利油区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主要包括古潜山油藏、火成岩油藏及湖相碳酸盐岩油藏等.其特点是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构造内幕、储集空间类型及油水关系非常复杂,渗滤规律目前尚认识不清,造成油藏的开发难度极大,总体开发效果较差.本文对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的攻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该类复杂油藏描述的精度,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盖南地区扭动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
吴桂玉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扭动构造组合特征理论,对盖洲滩南部地区构造进行解释.结果发现了该区的扭动背斜构造,并对其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分析认为,该种类型构造十分有利于多套复合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非常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MTZ油田复杂地质规律研究及开发建议
刘辛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MTZ油田生产实际和油藏动态监测资料,对油田复杂地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注采矛盾,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油田内部存在微型小断层、裂缝、稠油环带等复杂地质因素.这一研究成果为该油田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应用测井技术识别牛心坨油田坨33块火山岩储层
高永富 吕世全 刘贤鸿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岩心分析、测试资料、火山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为基础,对各种火山岩的岩性测井响应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牛心坨油田坨33块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判别标准;以试油、试采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储层划分的测井标准,为储层分类评价提供了依据,从而有效地指导了该区的勘探开发.
油藏工程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评价海上稠油开发效果
姚军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海上稠油开发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和全面的依据,对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以预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从而确定项目财务、经济评价结果的可能性.同时运用修正的Monte Carlo风险分析法,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认为该方案经济上可行,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组合式蒸汽吞吐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王秀清 张宝龙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善杜239断块大凌河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该块组合式吞吐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式蒸汽吞吐,改善了油藏温度场、压力场以及饱和度场的分布,提高了油藏开发效果,有效减缓了区决的递减趋势,可获得比持续蒸汽吞吐高2.6%的阶段采收率.同时对组合蒸汽吞吐方式、注汽速度、注汽量、焖井时间和组合吞吐规模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
周期注水提高水驱效率技术研究
何芬 李涛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周期注水技术主要是通过油水交渗效应、毛管压力作用,增加注水波及体积,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技术.文中阐述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并对影响周期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油水交渗量、稳压时间以及水的滞留系数,可以使周期注水的效果更加显著.该技术适用于亲水以及亲油油藏,但对于亲水油藏效果更好.
大情字井油田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研究
王安辉 华松涛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情字井油田储层存在多种流体类型,其裂缝发育致使泥浆侵入,从而影响电测曲线特征,给油水层的识别和油水系统的分析造成很大困难.本文以岩心分析为基础,结合气测录井资料,对常规油、水层及特殊油水层进行准确识别,为今后同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高含硫气藏水平井段长度优化设计
陈军 曾令作 冯国庆 任洪明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1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气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气藏模拟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水平井水平段的合理长度,为以最少的投资获得理想的增产气量、较长的稳产时间、较高的采收率以及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
党龙梅 牛富玲 王丰文 马功联 李秋菊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61断块为强边水多层系油藏,目前采用水驱方式开发.运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该断块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出挖潜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钻采工艺
油井套管缩径连续扩胀整形技术研究
高彦生 虎镇峰 徐宏权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井套管缩径连续扩胀整形技术是一项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其工作原理、技术研究、工艺特点、试验数据,并结合目前研究成果和试验情况确定了其适用条件.
空心抽油杆冲砂在处理砂埋事故中的应用
谢先平 谈士海 张文正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处理井下油管砂埋遇卡事故作业中出现技术问题,在分析井下管柱结构及砂粒的水力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空心抽油杆冲砂工艺处理措施.经现场施工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提高复杂小断块油田开发水平的措施浅析
刘冬琴 丁曙东 缪建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1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江苏油田8 a的捞油生产实践及29口套管开窗侧钻井的有关资料,对苏北盆地第三系复杂小断块油田提高开发水平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套管、油管捞油及套管开窗侧钻能提高油井利用率及油田采收率,提高开发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套管开窗侧钻存在一定的风险,侧钻前要进行优选.
同位素验窜测井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马显举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储层间窜槽对生产开发极为不利,本文提出一套有关施工设计、施工工艺、同位素载体选择等方面适应河南油田的同住素验窜测井方法,这种方法在河南油田应用效果良好.
斜井有杆泵诊断技术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袁业启 何汉坤 杜志宏 李鸿新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1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斜井采油呈逐年上升趋势.斜井有杆泵诊断技术是针对在斜井采油生产中出现的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和油管与套管之间磨损严重、抽油杆易脱扣、抽油泵易损坏、泵效低、检泵周期短等问题而开发的.该技术的应用对及时了解深井泵的工作状况、诊断井下抽油杆在不同深度的磨擦情况和优化设计杆柱组合等,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斜井泵效,延长了斜井检泵周期,较好地解决了斜井生产及管理中的难题.
试验研究
无固相凝胶堵剂NSG-2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王松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田菁胶、磨芋胶、多聚甲醛和凝胶增强剂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的无固相凝胶定时堵剂NSG-2.实验研究了NSG-2的合成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堵剂通过控制合成条件,能在漏层部位定时堵隔和解堵,有利于保护油气层.
吸附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梅海燕 张茂林 熊中辉 杜志敏 孙良田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吸附位势(位能)理论,利用Dubinin吸附势定义,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吸附剂(多孔介质),对不同吸附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吸附实验数据,将吸附量和吸附势相关联,拟合得到相应的回归方程.并利用拟合得到的回归方程,针对某个气藏(Case2),在确定的平均气层岩心参故条件下,生成该气藏在给定气层温度下所有组分的吸附等温线.此项研究工作为开展考虑多孔介质中吸附现象作用的各种研究(如吸附平衡相态模拟和油气藏数值模拟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
多孔介质中蒸汽泡沫渗流影响因素分析
高树生 熊伟 李建存 何书梅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蒸汽泡沫微观渗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温度、气液比、气液速率、残余油饱和度以及渗透率对蒸汽泡沫封堵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气液比是影响蒸汽泡沫液发泡和发泡量以及泡沫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残余油饱和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泡沫的作用.
UNICA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油田监测中的应用
方赟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1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通过对生产井中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拟合,可以及时了解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的驱替速度、波及面积、井间水窜干扰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等情况,化学示踪剂的浓度一般采用分光光度计来检测,因此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准确性.本次研究使用的UNICAM系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有性能稳定、分析精度高的特点,可以准确、迅速地检测出地层中示踪剂的浓度,具有简便、实用的优越性.
环保
双河油田产出液中硫化物含量升高原因及机理探讨
赵玉鹏 丁连民 李性伟 宋明海 王高彦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油田不同开发阶段中硫及硫化物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系统中硫及硫化物升高原因及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硫及硫化物主要来源于硫酸盐还原菌的还原作用.
综合
辽河油田原油外销储存能力及其对市场适应性分析
伍东林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经营以营利为目的,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本文从我国原油生产、销售实际情况出发,以辽河油田为分析对象,结合国际、国内市场原油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分析了石油生产企业利用现有原油库存设备增加油田经济效益的可行方法.
重质起泡稠油分离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张艳 邓雄 羊东明 杨志勇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塔河油田6号油区重质起泡稠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和国内外文献调研,对该油田分离计量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室内实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为油井产能的准确计量指明了方向;对油田科学地制定开发和调整改造方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实现科学化管理,以及促进油田的降本增效具有重要影响.
油田计量站智能液量测量装置
张继宏 党龙梅 刘洪涛 姚凯 张泉一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一种油井产液量测量的装置,它在传统的玻璃管量油的基础上,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技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新型智能化测量系统.该装置能够准确地计量油井的产液量,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存储、显示和回放.该装置的研制成功有效地促进了油田计量的智能化建设.
科技信息
石油资源评价的远景区带分析法
赵粉姬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1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藏规模和数量的估计是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过去采用的方法归类为5种:①地质类比法;②德尔菲法;③发现趋势外推法;④面积或容积法;⑤地球化学物质平衡法.它们各有优缺点并且有各自的应用条件,主要是给出评价区的资源总量,而在评价区油气藏规模和油气藏数量研究方面比较欠缺.
蒸汽吞吐过程中储层矿物对稠油组分变化的影响
刘文华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2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采是世界上开采稠油最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蒸汽能降低稠油的粘度,稠油和蒸汽之间也存在化学反应.该化学反应能导致蒸汽注入过程中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氢气等气相组分的形成.Hyne等人用"水热解"一词形容高温、高压水同稠油和焦油砂沥青之间的化学作用,并将该过程同在高温、高压下与氢发生反应的"水热"(hydrothermolysis)过程加以区别,从典型化合物中获得的结果显示,一些矿物组分--尤其是微量金属,例如钒和镍,能够加速存在于稠油中的有机硫组分的分解,产生一氧化碳和前面曾提到的其它气体. ……
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浅层油藏的压裂方法
冯敬
2004, 11(3): 1.
摘要
(
)
PDF
(1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力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方法.压裂液在压裂作业中起着关健作用.交联液(CLF)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压裂作业的要求.但是在使用交联瓜尔豆胶(CLGG)时常常会造成严重的地层伤害.Devine等人进行了岩心流动性测试后发现,当岩心渗透率为100×10-3~200×10-3μm2时,交联瓜尔豆胶使渗透率下降56%~71%,当渗透率小于1×10-3μm2时,则下降1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