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特种油气藏
首页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
期刊荣誉
期刊编委
编委组成
编委简介
本刊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术前沿
前沿技术
现场应用
石油学人
学术名家
专业沙龙
作者园地
注册登录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伦理声明
同行评审制度
出版伦理与出版弊端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主任信箱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被引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版权信息
创刊时间:1994年(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承办单位: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编辑出版:《特种油气藏》编辑部
印 刷:辽河石油报印刷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辽宁省盘锦市邮政局
邮发代号:8-173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1504
地 址: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电 话:0427-7823579;0427-7820262
邮 编:124010
投稿网址:www.sogr.com.cn
中国标准连
续出版物号
:
ISSN 1006-6535
CN 21-1357/TE
广告许可证号:211100100026
友情链接
更多...
万方论文检测系统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论坛
关于中国油气资源的第二次创业的建议
刘光鼎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油天然气资源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过去50年,中国的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者,踏遍了祖国的平原和荒漠,航行了渤、黄、东、南海,在海陆新生代上下第三系地层中找到了石油和天然气,获得年产原油1.7×108 t的巨大成就,名列世界第五位.不仅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且以陆相生油闻名于世.这是中国油气的第一次创业.……
综述
膨胀管技术的现状及未来
张东海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膨胀管技术是石油工业中迅速崛起的一项新技术,可明显降低钻井及完井成本.介绍了国外膨胀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国内研究状况,并对膨胀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膨胀工具、膨胀管连接、力学性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结合国外实践,阐述了膨胀管的应用领域及主要功用,针对国内外膨胀管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攻关重点,以供广大钻井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研究进展
吴霞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国内外SAGD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布井方式和井筒水动力、人工举升方法、经济评价指标3个方面详细讨论了目前SAGD技术的最新研究,探讨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方法.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针对国内油藏埋藏深、特稠油、地质构造复杂现状的研究,适应国际油价波动的经济评价方法对SAGD项目设计十分重要.
低渗透气藏渗流研究现状
戴强 段永刚 陈伟 黄天虎 赵恒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气藏的开发已成为我国气藏开发所面临的一个技术挑战.由于低渗气藏一般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所以其渗流机理与普通气藏相差很大.影响低渗气藏渗流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应力作用、启动压力梯度、滑脱效应和水锁效应等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对渗流影响各有不同,但最终均引起低渗气藏渗流的非线性化.认识到这些因素对低渗气藏渗流的影响,对此类型气藏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质勘探
陆相断陷盆地"五扇一沟"的地震响应特征
陈清华 王秀玲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陆相断陷湖盆的不同构造位置发育有各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在对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滑塌浊积扇和沟道浊积岩体系(即"五扇一沟")等沉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五扇一沟"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研究,指出由于盆地构造位置不同、地形陡缓不同和气候条件等影响,所形成的砂体表现出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这些地震响应特征可研究沉积相,并进一步指导石油勘探工作.
济阳坳陷边界断裂几何学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单宝忠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区域构造、地层等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边界断裂样式、发育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对盆地构造、地层发育、沉积体系、油藏分布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坳陷边界基底断裂演化程度的提高伸展量增大,相应的沉积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所决定的各项油气地质指标也随之优化.对于东部新生代伸展盆地,这可能是一个普遍规律,对盆地先期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油藏描述在浅层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霍进 单朝晖 郑爱萍 赵莉儆 吴成友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浅层稠油油藏以辫状河流相为主,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变化剧烈,油藏开发效果差异大.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预测、单砂体细分与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精细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研究一体化的技术路线,精细描述了储层微幅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完成了相控储层三维定量化研究;建立了反映不同开发阶段储层、流体变化情况的四维地质模型;掌握了油藏动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扩大了找油领域和滚动开发范围.对开发层系、井网、井距、开采方式等进行了优化研究,为开发调整方案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利用灰色理论综合评价成岩储集相的方法
宋子齐 于小龙 丁健 巴素玉 程英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成岩储集相定量评价分析方法和准则,利用灰色理论思维和手段,匹配、拟合和提取储层物性参数,分别以评价参数对成岩作用的综合效应进行分析,建立起灰色理论成岩储集相综合评价参数指标和自动分析处理方法,实现了灰色系统理论集成和多种信息综合,为油藏描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油井产能分析和含油有利区块筛选提供了重要方法和依据.
低渗透砂岩储层构造裂缝预测及开启性分析
孙松领 李琦 李娟 赵先进 苏月琦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户部寨地区区域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运用地质成因的应力应变分析方法,利用3DMove裂缝预测技术对沙河街组沙四段的裂缝分布进行了预测,并对不同方向裂缝的开启程度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裂缝预测和开启性评价结果与实际钻井情况基本吻合,对该区以构造成因为主的裂缝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济阳坳陷断拗转换期基本特征研究
刘建国 孙钰 李世银 王勤田 纪杰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济阳坳陷断陷稳定期至坳陷初始期盆地结构、构造、沉积环境、充填方式及岩浆活动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界定断陷稳定期至坳陷初始期的过渡阶段为断拗转换期.详细阐述了济阳坳陷断拗转换期的基本特征.对断拗转换期的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优质的储集岩、大型断裂、不整合面及圈闭与优质烃源岩的有机配置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下一步油藏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定量荧光及地化方法识别真假油气显示
孙红梅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钻井液添加剂的使用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录井识别的准确性.复杂录井条件下,应用定量荧光及地化参数分析录井技术识别有机添加剂污染,可以快速准确识别真假油气显示,对于油气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钻井施工中推广.
南堡油田古生界古潜山油藏裂缝描述预测及勘探
刘淑华 薛云松 赵宝银 李文华 陈蕾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5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堡油田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油藏为孔隙-裂缝型双重介质油藏.精细描述裂缝发育和分布规律,是提高油气藏勘探效果的关键.为此,在岩心描述裂缝和成像测井描述裂缝的约束下,应用叠前地震属性解释描述预测裂缝技术,确定目标区块裂缝密度、产状、发育程度及空间分布.预测结果显示,现有高产井正位于预测构造裂缝发育部位,利用该成果部署新探井,预期将获得良好勘探效果.
陕北油区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金祥纯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北油区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成藏有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纵向上生储盖组合匹配利于油气成藏.斜坡东南部长2油藏的有效烃源岩是长7油组的湖相泥页岩,鼻褶带轴部的高角度构造裂缝系统及渗透性强的连通孔喉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空间,燕山运动对陕北斜坡延长组的构造定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褶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并确定长2油藏的油气运聚模式为阶梯状爬升运移+构造脊聚集型.
油藏工程
考虑变形效应低渗透气藏合理生产压差的选择
雷霆 李治平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2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部分低渗透气藏属于变形介质.一般采用流固耦合方法来处理变形介质问题,但是算法非常复杂.本文采用一种简单的变形效应处理方法,研究了变形效应对选择合理生产压差的影响.
华北古潜山油藏天然气驱机理及可行性研究
李秀莲 刘怡平 毛志君 张英霞 和雅琴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天然气对原油高压物性的影响,研究了古潜山油藏的注气机理.筛选合理的注入压力、注入速度等参数,为预测注气开发效果、提高碳酸盐岩古潜山油藏开发后期采收率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任丘古潜山油藏的储层特性和流体性质较适合注气开采,其研究成果对现场实施注天然气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辽河油区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技术研究
耿立峰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稠油蒸汽吞吐开采,存在周期生产时间短,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的问题,吞吐采收率一般低于25%.对辽河油区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产能接替研究表明,双水平井SAGD技术能较好地应用于该块超稠油开发,最终采收率可达45.6%,可以作为超稠油蒸汽吞吐开采后期有效的产能接替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稠油热采有限多井试井模型研究
刘永良 贾永禄 霍进 康毅力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稠油的渗流特征,建立了邻井为注汽井考虑热损失的稠油热采有限多井试井模型.应用拉氏空间叠加方法,得到了压力在Laplace空间的解析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样板曲线,并对样板曲线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热损失时,油井受邻井的影响不明显;而不考虑热损失时,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油井受邻井的影响将较为明显.
边底水非均质性稠油油藏蒸汽驱关键技术
蔺玉秋 薛宗占 秦艳玲 张鹰 李秀娈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锦91块为非均质性较强、边底水活跃的特稠油油藏,目前蒸汽吞吐采出程度已达35.8%,局部已有边底水侵入,产量以10%~20%的速度递减,蒸汽驱是该块下一步需要转换的开发方式.采用热采工程、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出蒸汽驱设计的关键技术:井网形式为83 m井距反九点井网;转驱时油层压力及蒸汽驱过程中的压力必须控制在5 MPa以下;单位油藏体积注入速度为1.65 t/(d·hm2·m),注入井底蒸汽干度达到55%,采注比为1.1∶1.0.
变形介质煤层气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高慧梅 何应付 曹丽丽 姜汉桥 陈民锋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考虑煤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的基础上,采用非平衡态吸附模型,研究单相煤层气在煤体和割理中的流动规律.在拟稳态流数学模型假设条件下,用气体拟压力代替Langmuir吸附公式中的压力,得到气层中拟压力所满足的方程,并采用正则摄动法和Laplace变换法进行求解,通过拉氏数值反演,得到0阶摄动解.对渗透率变异系数和双重介质参数变化时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该结果为煤层气藏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试井模型.
小断块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注气时机及周期注入量优选
张国强 孙雷 孙良田 吴应川 李士伦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2膨胀实验,然后将注气前后地层流体的物性进行对比,确定CO2增产机理.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井CO2吞吐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注气前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用拟合好的模型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注气时机和周期注入量等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对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开采机理的深入认识,为油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HT裂缝性油藏高温堵剂室内研究
邱玲 蒲万芬 张晶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2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温裂缝性油藏堵水中存在的高渗透和高滤失问题,采用二次交联凝胶技术,研制了HT裂缝性油藏高温堵剂.在110℃高温条件下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第一交联剂、第二交联剂、稳定剂及添加剂各组分及其用量对该堵剂成胶时间及成胶强度的影响,筛选出了HT裂缝性油藏高温堵剂的基本配方,并考察了堵剂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HT裂缝性油藏高温堵剂在11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适合于高温裂缝性油藏堵水.
廉价低温防砂剂的研制
张付生 张怀斌 曾从荣 徐立清 王德伟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酚醛树脂结构进行优化,合成出高效酚醛树脂,加入以煤焦油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的廉价树脂,研制出廉价低温防砂剂.该防砂剂在低温下的固结强度较大;固结岩心具有较好的耐介质浸泡稳定性;固化对渗透率伤害较小,岩心电镜照片表明,固结岩心中的孔隙发育良好且连通性较好.该防砂剂吸附于岩石表面使得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变化,导致岩心的油相渗透率增加和水相渗透率减小,说明该防砂剂不但具有防砂作用还具有堵水功能.
低渗砂岩气藏气体特殊渗流机理实验研究与分析
刘晓旭 胡勇 李宁 朱斌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渗透率低于10-2 μm2天然低渗透砂岩岩心,在改造的气体渗透率测定仪上进行含水岩样中气体渗流规律的室内实验.实验中运用微波法建立含水饱和度模型,通过在不同孔渗范围内的低渗岩样中进行气体渗流实验以达到研究气体特殊渗流机理的目的.研究发现,气体渗流受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控制.在干燥和低含水饱和度状态下,气体渗流曲线呈上凸型,渗透率越小,受滑脱效应的影响越明显.随含水饱和度增大,渗流曲线由上凸型向下凹型转变,滑脱动力影响变小,毛细管力影响变大.复合型渗流曲线则完整反映了气体渗流的整个过程.本研究对制定低渗透气藏相关开发技术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凝析气井无阻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朱绍鹏 李文红 劳业春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凝析气藏开发中,单井的绝对无阻流量与合理产能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气井开发的可行性及整个气田的开发规模.本文针对凝析气藏开发中经常存在的反凝析的现象,首先从理论上对影响凝析气井的产能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气藏工程方法和单井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影响凝析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凝析气井产能求取的可行性方法.
钻采工艺
河31断块优势渗流通道识别及治理方法
谭光明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31断块是胜利油区现河庄油田的主力开发单元,经过近30a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平面和层间矛盾极为突出,水驱油效率低.为了改善断块的水驱开发效果,结合精细油藏研究成果及动态监测资料,在充分识别断块大孔道分布状况及剩余油潜力的基础上,利用储层优势渗流通道预测技术和堵水调剖技术挖掘油层潜力,充分动用剩余油富集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埕岛油田防砂与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夏宏南 刘小利 陶谦 张旭 彭明旺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2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治理砂害而使出砂油气田能够有效开发,以埕岛油田的防砂采油为例,对双层绕丝筛管、金属棉滤砂管和绕丝筛管砾石充填3种防砂方式进行了效果对比,认为砾石充填防砂效果最好,同时通过实践证明电潜泵采油适合埕岛油田馆陶组防砂后的生产井
深层稠油完井管柱及有杆泵系统优化研究
刘德基 尹玉川 魏三林 陈超 慕红星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东稠油油藏埋藏深,原油粘度高,井筒举升困难,其完井管柱和有杆泵系统主要靠经验设计,缺乏定量的优化.针对这一现状,通过井筒温度分布规律的建立和稠油掺稀油的粘度-温度关系数据测试结果,建立稠油油井抽油杆摩阻载荷数学模型,开发出1套稠油有杆泵举升优化设计软件,优化完井管柱尺寸及有杆泵系统,泵挂由2 800 m加深至3 000 m,在降低开采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单井产量.
曙一区超稠油出水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孟凡勤 张宝龙 温庆志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4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曙光油田曙一区超稠油储量丰富,是辽河油田重要的产能接替区块.由于受地质、工程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发过程中各超稠油区块不同程度地出现油井出水现象,对油井的正常生产及区块的开发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出水类型、出水原因的综合研究,并分析其对超稠油开发的影响,结合曙一区的地质特征,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对策.现场应用表明,这些技术手段有效地降低了出水带来的负面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
吉林油田注采系统腐蚀、结垢防治技术
李光辉 房殿军 潘兆光 何其东 李宗山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3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吉林油田注采系统普遍存在的严重的腐蚀、结垢现象,对腐蚀、结垢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投资少、见效快、工艺简单的水质化学处理工艺及油井腐蚀、结垢防治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地控制注采系统的腐蚀、结垢问题,并极大地减少作业工作量和腐蚀、结垢造成的损失,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编寄语
张方礼
2007, 14(1): 1.
摘要
(
)
PDF
(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旺狗驱寒尽,福猪带暖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特种油气藏>杂志,向关心和支持<特种油气藏>的各位领导、编委、广大作者和读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吉祥如意!……